新湖街道加强人车路管控及服务,提升科学城主阵地交通环境品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陈力源 李洁玲 文/图
2022-01-27 15:00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2021年,新湖街道围绕区委“1+2+3+2”总体部署,以“三个全力”加强辖区人车路管控及服务,有效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坚持推动道路交通管理高质量高颜值发展。

2021年,新湖街道立案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3.3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0%,受伤人数同比下降33.33%,取得辖区交通事故同比“三降”可喜成效。不仅如此,还实现了零亡人事故,和交通事故、伤人事故连续5年下降的宝贵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压降事故目标任务,切实守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力开展交通整治,精准打击违法行为

2021年,新湖街道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新湖派出所、光明交警中队等精心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综合整治、猎虎行动、重点节假日严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据统计,在新湖辖区范围共开展综合整治行动955次,猎虎行动206次,泥头车整治行动223次,停车秩序整治行动25次,汽车修理行业联合整治行动21次,禁摩限电源头整治行动3次,累计打击违法行为28949宗。

根据查处工作需要,新湖街道相关部门多次配合交警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违章督导、“临界隐患”车辆预警提示等宣教引导工作,推动公民自觉守法意识的提升。通过电话通知的方式提醒电动自行车违法未处理车主2055人次,通过“上门”督导的方式累计督导电动自行车违法未处理车主70人次,累计督促电动自行车车主处理违章4334宗。通过电话通知的方式督促相关企业尽快处理“临界隐患”车辆96宗,预防了辖区重点车辆安全隐患。排查辖区41名涉电动自行车非法载客人员41名,并对30名当事人开展交通安全上门宣传教育工作。

同时,新湖街道以社区、学校、工业园、企业、建设工地等为重点,全面铺开电动自行车戴头盔劝导行动,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高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率,守护老百姓“头顶”安全。各社区和辖区学校、工业园、企业、建设工地等有序开展源头劝导,每日在社区及学校、工业园、企业进出口对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行为进行管控,已劝导9499人次。协管队员、志愿者、义工等群体有序开展路面劝导,在辖区各重点路口路段对电动自行车走非机动车道、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进行口头劝导,已劝导29135人次。

全力宣传交通法规,多渠提升安全意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新湖街道交安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在乐府花园建设社区交安站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体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宣教场所,形成具有长效宣传教育功能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红色阵地。该阵地配备多种交通体感设备,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体验性、互动性及参与性,强化性普及辖区各类群体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针对性加强红色教育,营造全民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预防和减少涉酒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扎实推进酒驾醉驾治理工作,新湖街道在2021年推动创建了2家“零酒驾”示范企业,分别为雷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进一步扩大了“零酒驾”创建覆盖面。新湖街道交安办也每周开展“零酒驾”宣传,在辖区餐饮场所派发拒酒驾主题宣传单6000余张,劝导就餐人员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对酒驾醉驾安全隐患“零容忍”。

在辖区重要路口路段设置多个“三位一体”交通综合整治流动宣传教育点,开展驾乘电动车不戴头盔教育活动155场,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保证书》2087份,赠送安全头盔840顶,整治行人横穿马路,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和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等,教育交通违法行人看警示教育片、朋友圈点赞等措施,实现交通违法现象大幅减少。

“家附近的电动自行车车尾都贴上了反光标识,被光照射就会自动反光,晚上特别显眼,这样上路安全了很多!”原来,这是新湖交安办自2019年启动的“亮尾”行动,距今已为市民的电动自行车粘贴反光标45682张,粘贴戴头盔、保安全贴纸37594张,教育车主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28000余人次,劝导车主夜间开启照明灯19000余人次,辖区电动自行车“亮尾率”已达到100%。

全力提升通行质量,创造双高交通环境

今年,新湖街道建立道路交通隐患排查“一隐患一表格一进度”三个一制度,每天对新湖辖区等重点路段进行重点巡查,对路灯照明情况、路面是否有损坏、是否有违章违停等现象进行排查处理。据了解,新湖街道职责治理范围的94宗隐患全部整治完成,隐患整治率100%。同时,新湖街道积极开展“骑行找茬慢行路”活动,采取骑乘市民们常用的共享单车,到辖区重点路段体验慢行道路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并将骑行过程中发现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进行集中解决。

据了解,新湖街道今年通过微改造、微创新、微治理这“三微”举措有效改善位于辖区的中山七院通行环境,并获得了“圳治2021——深圳治理现代化群众获得感优秀案例”奖。

新湖街道通过“微改造”,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北门碧龙路69个临时机动车停车位“微改造”为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场,可供550辆非机动车停放,并安装电动自行车便民充电桩解决充电问题。优化中山七院周边指示标识,引导市民将非机动车停放至专用停车场。通过“微创新”,将光明欢乐田园P2、P3停车场打造为共享停车场,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患者开放,日常可提供约700个停车位。此外,挖掘海鑫光工业园6800平方米闲置用地,推动建设停车场,日常可向中七就诊患者提供约200个停车位。联合华侨城、海鑫光工业园与中七院,共同推出线上停车预约服务,为就诊患者提供停车便利。通过“微治理”,以引导为主、整治为辅原则,常态化开展通行环境综合治理行动。2021年共引导非机动车停放约16000辆次,劝离医院周边违规停放的机动车1300余辆。清理乱停放非机动车729辆次,清理盯人拉客电动自行车900余辆,协调光明交警中队查处医院周边违停车辆358宗。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陈力源 李洁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