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鹏新区企业复工复产后续疫情防控专班(以下简称“专班”)坚持党建引领,做到“督导实、服务好、解难快”,把党旗插在“疫”线,指导企业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助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截至7月1日,专班已累计出动人员500余人次、巡查2000多小时,累计检查企业468次、排查复工人员逾48万人次,交出了企业疫情“零感染”、规上工业增加值(1—4月)率先在全市实现增速由负转正、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月(4—5月)排名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单”。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一是成立临时党支部。专班成立后,第一时间将党组织建立到企业防疫最前沿,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使各方力量在党组织的统领下迅速集聚,发挥最大效能,使临时党支部成为企业复工复产后续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二是强化政治站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开展常态专题学习,由临时党支部书记、支委轮流领读领学,统一思想认识,引导专班成员把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三是建立制度机制。每周召开专班临时党支部支委会议,除学习贯彻上级关于防疫工作的最新要求和防控政策外,围绕专班工作重心,研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制定对策举措。实行指导员制度,由专班各小组长担任复工复产指导员,在指导企业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督导动员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发挥“两个作用”,助推复工复产。
强化监督引导,落实防疫标准
一是加强现场巡查。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立行立改。指导企业建立复工人员台账和重点疫区人员监控名单,并对企业落实员工排查、防疫设施物资储备、内部管理、防控机制等情况进行监督核查,督促企业提高警惕,落实防控措施。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跟进督促整改。
二是注重宣传宣讲。深入企业开展巡查过程中,向企业发放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防疫宣传海报、惠企政策明白卡等宣传资料,及时解读防控政策,解答企业疑虑,回应企业关切。
三是创建“无疫厂区”。以“无疫厂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企业疫情防控扎实有效。选取6家企业作为“无疫厂区”标准化建设创建试点,通过协助制作宣传栏、横幅、展示牌、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方式,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整体推进“无疫厂区”创建工作。
落实精准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一是强化防疫物资保障。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专班成员急企业之所急、应企业之所需,统筹协调多方资源,紧急调配15000个口罩免费提供给26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使用,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科研机构复工复产防疫物资短缺问题。
二是落实核酸检测政策。为精准防控疫情,有效消除企业用工顾虑,专班协调指导新区规上企业有序开展复工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严密组织核酸检测筛查补贴申请工作,确保核酸检测补贴50%的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切实缓解企业经济负担。截至目前,专班已累计受理了377名员工的核酸检测申请。
三是加强应急演练。为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工作顺利推进,精准做好企业疫情防控的快速应急、联动、处置服务,专班牵头协调组织新区有关部门、规上企业人员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检验应急指挥、信息报告、应急救治等关键环节的能力水平,推进防控措施、人员、物资和责任的有效落实。
建立反馈机制,切实解决问题
一是实行联络员制度。构建“专班+联络员”模式,为每个企业配备复工复产联络员,搭建新区和企业间的“桥梁”,聆听企业困难诉求,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受疫情影响,新区企业用工缺口达2000人,复工复产联络员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专班,专班创新工作思路,迅速协调新区劳动就业部门出台招工激励政策,协助企业在广西巴马等对口扶贫地区开展招聘工作,实现企业用工和脱贫攻坚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二是构建闭环处置机制。建立企业复工复产难题收集、分拨、跟进、反馈全流程闭环处置机制,专班对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现场能马上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建立问题台账,及时转各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进掌握问题处置进度,及时反馈相关企业,着力打通企业防疫、用工、用法、用钱等“四难”操作链。
编辑 赵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