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深圳团队为工地打造智慧解决方案
读特记者 袁斯茹
2020-07-02 15:09


尘土飞扬,管理粗放,工人工资无法按时发放……谈起建筑工地,人们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散乱差”上。比起很多行业,建筑领域的生产方式相对原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变,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全面应用,建筑工地也将逐步迈进现代化、智能化管理。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高级工程师杨之乐接受读创/深圳商报采访时表示,其团队为工地量身打造了一套解决方案,助力建设“智慧工地”,通过金融和技术结合的手段,保障劳务工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面实现建筑工地的智能化管理。方案将率先在深圳的10个工地试点,今年内有望推广到200个工地。

“所谓智慧工地,就像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更高了,”杨之乐告诉记者,“智能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节省人工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据悉,智慧工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劳务实名制和分账制,通过闸机和开放工地人脸识别、安全帽识别、智能区域行为分析识别等AI模块,精确掌握人员考勤、上岗、违规操作等情况,进而实现考勤和工资的智能化绑定,通过技术手段,彻底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第二是物料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登记进出现场的混凝土、钢筋、模板等运输情况,上传数据,系统自动计算并生成报表;第三是安防监控,整合工地内的视频监控、温湿监控等,保证安全。

“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就像为工地配备了永不休假的管家+保安,从施工现场的源头开始,最大程度收集施工进度、人员考勤、施工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数据。”杨之乐说。

据了解,整套系统的算法和部署方案由团队自己研发,需要克服夜间、高污染、极端天气及部分遮挡等复杂环境下,准确完成人脸识别,安全帽佩戴检测,行为识别等任务,“目前人工智能的上半场——算法研究工作已基本成熟,正处于行业应用落地的下半场,如何将成熟算法进行定制化集成和低成本工程化部署,是这个项目的主要难点。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开发成本很高,较少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像深圳先进院团队一样,兼备高性能AI定制算法开发和低成本集成解决方案实现能力。”杨之乐告诉记者。

这套“智慧工地”系统由深圳市国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提出需求,杨之乐博士团队十余位研发人员为其“量身打造”。2019年的高交会上,在中科院和深圳市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国信科技与深圳先进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中科院先进院-国信科技普惠金融智能风控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将机器视觉、智能预测等AI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面向金融风险评估的智慧工地监控系统中,全面助力劳务工工资的足额发放。未来,团队还将利用相关技术,与企业一起探索更多的AI应用场景。

事实上,AI技术在传统建筑业的落地应用,是国家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要实现AI的智能部署,离不开云计算平台。目前国内主要有阿里、腾讯、华为云等技术龙头企业搭建的云平台,已经为大家修建好了‘大路’。但受限于研发、运营成本高企和商业模式不明确,不少企业很难投入大量资源去进行定制化AI开发,所以目前大路上跑的车不多,”杨之乐解释道,“而我们团队就是利用AI技术的定制化应用门槛,引导和协助合作的企业修小路,最终跑上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路。”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李耿光


(作者:读特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