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王庭僚编著,记录福田区梨园艺术团《深圳:梨园艺术团创业历程》一书出版发行。深圳市福田区梨园艺术团是一个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是一个演唱河南家乡戏为主的综合艺术团。该团2007年注册成立,筑梦路上已走过14年。该书从办团的指导思想到团队管理、再到规范建设打造优秀团队,都有“真经”可供借鉴。对主管部门来说,呈上的是一本“履职报告”,可以通过“解剖麻雀”,指导工作。对同行来说,又是一部激活内部发展活力的创业档案,可以起到典型引路,引导各社会组织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从读者市场看,填补了基层社会组织出书的一项空白,市场卖点看好。
本书18章,30万字,从内容上可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讲办团的指导思想。《以学定向》,讲学习政策,把握方向,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崇德向善》、《以德治团》“讲信念,讲道德,把艺德作为从艺必修课”。《以法寻轨》其意是树立法制观念、规则意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公信力”》提出“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无形资产,只有打造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才能用“公信力”换来购买力。打造“公信力”是一项长期任务,有起点,没有终点。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书中第二部分是规范建设、团队管理。起草章程,注册建团,建章立制,财务管理,规范建设。实践证明,社会组织有为才有位,这个“有为”,就是激发社会组织自我发展的活力。法人怎么领?团长怎么当?队伍怎么建?优秀团队怎么创?书中都有答案。书中第三部分主题是围绕社会组织的“使命”,培训队伍,创新节目,采购政府项目,努力占领市场,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书中第四部分是艺术团“自掏腰包”办公益,有专职人员的“义工路上20年”,有接地气、惠民生、近民、亲民、惠民、乐民的“百姓戏苑”。演员、乐队当义工,灿烂自己,温暖他人。书中第五部分说的是群文论文,创作成果。一个艺术团要有一支创作队伍,围绕“使命”写论文,开展群众文化研究,创作新节目,用作品传播正能量。书中第六部分是风雨历程。作为一个基层社团、民办社会组织,追梦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讲办团的酸甜苦辣。书中第七部分是媒体报道、荣誉榜单。主旨是提醒社会组织掌门人,要把“创先争优”提到日程上,内评先进,外争荣誉,把奖状、证书存入档案。这正是历史的见证,圆梦的成果,也是团队创新发展的史诗。
(原标题 为非营利社会组织送上一份厚礼《深圳:梨园艺术团创业历程》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