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7月1日不知不觉,今年已过了一半下半年正式开启。
如今已进入夏季,深圳艳阳高照。“深圳蓝”的持续霸屏,朝霞晚霞的轮番登场。最近,灿若玫瑰的彩虹不时拜访,深圳彩虹频频上热搜。
这样的小美好,对历经了半年大考的深圳人来说显得分外珍贵。
夏日,深圳的荔枝缀满枝头,果色鲜艳,清甜有微香,糯米糍、桂味等品种让人欲罢不能。
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深圳的公园、景区再次热闹起来,端午假期期间,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再次成为市民打卡“人气王”。各大景区秩序井然、游客众多。
经过几个月的“抗疫”,深圳已恢复往日的生机,城市正常运转、车水马龙,线上线下、熟悉的夜深圳又回来了。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开年的平静。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那一个月,我们曾经焦虑过,无措过,更多的人,暂时地停留在了家中......
你可能退掉了回家的车票,你或许会一遍遍想念奶茶、火锅、烧烤,想着过后“胡吃海喝”补回来。
难题面前,深圳人,爬坡过坎、克难攻坚。勇敢的医护人员奔赴抗疫第一线。
深圳医疗队驰援湖北。
联动灯光表演,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市民身体力行,各尽其力,理解、支持与配合防疫工作。
面对超大城市应急治理能力的大考,深圳从容有序地交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
在49家发热门诊“布下重兵”,24小时预检分诊,设立独立的隔离观察区;
指定定点救治医院,实施患者集中治疗。
搭建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社区健康医生,“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
2月7日,一场复工复产复学攻坚战周密开展。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深圳16条措施的出台,支持力度大,覆盖面广,推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直击靶心。
在深圳,社区每一个人、每一栋楼、每一间店铺、每一家个体工商户,以严密措施筑紧扎牢社区防线,让社区和城中村成为城市“健康岛”。
2月24日,广东省决定将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疫情之下真实的深圳早已经为我们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春天的芬芳和城市的繁华都在靠近。
但疫情还未散去,我们仍未松懈,分区分级不是放松管控,抗疫更加精准有效。
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提醒回深车辆扫码登记。
3月3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深圳成为唯一被分析的城市案例。
作为唯一城市案例,“科创之城”深圳实施的主要防控措施分析被写入报告,为全球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提供了有效样本。
3月末4月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两位市民正在观赏鲜花。
莲花山公园入口处的鲜花吸引了两位市民驻足观看。
4月,广东省教育厅宣布,广东高三初三学生4月27日返校学习。严而又严、细而又细,深圳各个学校为疫情防控做足了准备工作。
4月27日,深圳高三初三学生正式返学。
五一假期期间,热门商家重现排队景象,同时,炎热天气没能阻挡。市民、游客走入户外,拥抱自然、感受美景的脚步。
“升温”成为深圳五一假期的关键词。
车水马龙,街头繁华,夜景流光溢彩,我们熟悉的深圳再次回归!
......风雨后更见宁静日子的珍贵时间到了7月1日,我们的朋友圈,也被“你好,7月”“新篇章正式开启”霸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疫情下,深圳以“争分夺秒,跑赢疫情”的速度,“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于一切”的高度,“隔离不隔心、抱团暖人心”的温度,向所有人展示着自己强大的战斗力和决策力。
这样的速度、高度、温度,也为深圳涂上了独特的战疫底色,必将助力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产业复苏创造新“深圳速度” ,今年上半年新设立企业数量不降反升。
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的统计数字,深圳市今年1至5月的新增市场主体11.63万户,同比去年增长了8%。
2020年,深圳迈入营商环境改革3.0时代,相关部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推出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企业“一张表格申报,一个环节办理、最快1天办结”的目标。
行政服务大厅内设有“企业设立一站式服务专区”。
深圳“新增千亿投资工程”首批项目集中启动。
首批项目共163个,总投资约1351.1亿元,2020年年度计划投资约282.4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利好持续释放!
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开工,作为广东省重点项目,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的开工标志着深圳市主导建设的5条城际线路发展提速,为建设大湾区迈出坚实的脚步,让美好愿景变成生动现实。
深圳机场码头往返广州南沙客运港水上客运航线正式开通,深圳机场码头水上客运航线由此增加至5条,可通达大湾区内香港、澳门、广州、珠海、中山5座城市。
深圳致力于打造成为5G创新最活跃、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城市,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的目标。继龙岗区后,龙华区也提前完成5G全覆盖。
接下来,深圳将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做好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快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
每逢大事有静气大事难事看担当。
正是这样的干劲、韧劲让深圳成为“云”上的城市,拥有疫情下互联网城市的“深圳样本”以及超大城市管理的“深圳经验”!大江大河向东流,尽管会有回环曲折,但奔腾向前之势从未改变2020年下半年,深圳人冲鸭!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