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深圳市坪山区遵循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和谐共赢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特殊工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完善全链式改革方案、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指导、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措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径。
如普瑞金生物药业、共进电子等企业开展试点后,季度平均离职人数下降约80%,员工队伍趋于稳定,工作效率持续提升。
(一)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全链式改革方案。全市率先印发《坪山区开展特殊工时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从岗位梳理研究、审批服务改革、员工权益保障机制、智慧监管机制等四个方面,详细指导企业开展特殊工时改革工作;结合辖区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三大主导产业,确定39家调研对象开展特殊工时调研,选取5家重点企业开展特殊工时改革应用场景试点;以试点企业与岗位为突破口,联动试点企业内部三方协调机制、民主对话、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技能人才培养等配套建设,实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通盘设计,逐步打造特殊工时全链式、系统化的综合改革方案。
(二)因企施策分类指导,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动力。立足辖区产业特征和工种岗位,实施“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引导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殊工时制度,针对部分灵活用工岗位,探索由原来“固定时段8小时工作制+加班”变为“灵活时段4小时+X”(灵活时段要求工作4小时以上)工作机制,切实平衡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推动改变薪酬结构,试点由“基本工资+加班费”模式变为“基本工资+绩效补贴”模式,企业依据既往员工平均加班工资测算,增加月绩效补贴,保障改革后薪酬稳定且略有上浮,提升员工获得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如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公司改革后,员工在完成相同任务的情况下,上班时间减少10%左右,员工整体收入上浮5%。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统筹保障员工休息权和企业发展,引导共进电子、海蕴检测等试点企业实行工间休息机制,合理安排员工工作休息时长,加班时长从人月均60-80小时下降至40-50个小时;转变企业员工管理方式,指导企业优化沟通协商机制,成立企业工会,畅通员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保障员工队伍和谐稳定;根据物流企业淡旺季明显的特点,试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员工在旺季充分利用加班时间获得较高收益,淡季要求员工每日上班时间少于8小时,空余时间可以自由分配,提升员工综合收益。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