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墟中的记忆
陈少燕
2021-12-20 20:20

在公明社区中心城区的老街,静静地伫立着一组民清建筑群,这是就是百年“公明墟”。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长风的清凉,触摸温暖的力量,让历史的芬芳充盈在心底。

“公明墟”百年故事,讲述着公明人伦理情感和家族血脉传统,他们现在的修缮保护,继续讲着公明人守望家园的决心和智慧。公明老墟点缀着美丽的城市,形成公明特有的城区风貌,她携着过往、牵着未来,演绎着属于公明的跌宕起伏。

百年“公明墟”那些蕴含着公明人精神和智慧,令一代又一代公明人珍重爱惜。这些民清建筑群记叙着辛亥革命呐喊,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号角,新中国的五星红旗;还见证着南海春潮和40年深圳巨变,如今,又和我们一起走进了新的时代。始建“公明墟”的公明人,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的后代,将会以如此不变的情怀和毅力,传承着他们的智慧和文化。

公明老街又称为“公明墟”,全长约200米,始建于明清时期,共有房屋151间,多为两层骑楼建筑,有两排二至三层的骑楼商铺隔街相向组成,不但保留了岭南民居特有三雕(砖雕、木雕、石雕)还融合了当时洋式建筑风格,反映了清末民初公明文化风貌,现在是深圳市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为文物保护单位部门列入第一批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

现今的人们无法走进当年的故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斑驳的墙面,布满青苔的砖瓦,从每一个细节去印证着当年的辉煌,默默地诉说着当年公明人的生活方式。或许我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走进百年前的“公明墟”,是否看到这条繁华街巷走来红色的婚轿,新娘脸庞在红头巾下绽放着幸福羞涩的微笑;是否隐约看见店铺中人们忙碌的身影,算盘噼噼啪啪作响,收获着生活的希望;或许月儿下、油灯旁,男人们围坐在一起煮酒沏茶,品尝岁月冷暖浓淡,女人们润泽内外,品过生活,在安静中淡然一笑。或许这就是百年“公明墟”当年的缩影,是公明人历史的符号。这里虽然不能像历史名城一样厚重,但却是生根在这里人们独一无二的珍贵回忆,虽然这里繁荣已经远去,但依然是公明的起点。

岁月不老的记忆,是公明墟“舌尖上”的故事,老字号“新洸月饼”在公明人的生活中有着别样的地位。每到传统节日,公明人哪怕排着长队也要尝一口“新洸月饼”才算有了节日的仪式,还有从深圳各地来的人们也是络绎不绝。新洸饼家主营的中秋月饼以及龙凤饼礼几十载,把郁香绵甜特有的岭南风味撒向南来北往的深圳人。虽然新洸面饼为了扩大生产,迁移到更加热闹的街区,但这块印着饼家的红色招牌,依然在冬阳暖阳告诉着人们,这里曾是饼家出发的地方,也许这就是公明人的传承吧。强记烧鹅店也是公明的另一道美味,外皮焦黄香嫩、内里肉质鲜嫩,配上赖粉就是一碗地道的公明烧鹅粉,舌尖上的公明,这种小时候的味道,总是萦绕在公明人的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离公明墟不远就是红花山公园,这里处处精雕细刻的绿色和万紫千红的花朵,成为公明城区的“新地标”。登上红花山,极目远眺,城区群楼与树木花草相互掩映,公明墟尽收眼底。夜色中,华灯璀璨,温柔恬静覆盖着老墟街巷,修缮工匠门“修旧如旧”的技艺,展示着老墟新姿“雏形”,微微向上的翘檐如同绝美笑脸,和煦微风吹过,给这条幽静的街巷带来期许的春色。

(原标题《老墟中的记忆》)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陈少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