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4部门联合启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共促女性科技人才发展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见习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穗傅萱 文/图
2021-12-18 23:38
摘要

12月17日,广州市妇联等14部门在2021年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3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正式启动“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并且发布《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实施方案》,在推进科技创新强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贡献“她力量”与“她智慧”。

12月17日,广州市妇联等14部门在2021年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3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正式启动“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并且发布《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实施方案》,在推进科技创新强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贡献“她力量”与“她智慧”。

18条“干货措施”联合发力

活动由广州市妇联、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采取线上形式开展,通过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发布。据了解,今年以来,为努力整合多方资源,更好地凝聚科技女性力量,广州市妇联联合市科技局、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工信局、广州市人社局等14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出台了《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发布。

《方案》主要包括强化思想引领、搭建发展平台、壮大人才队伍、优化服务保障、聚焦湾区建设等5个方面18条“干货措施”,包括研究建立女性科技人才数据指标体系;加强对优秀女性科技人才的宣传宣讲;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实施女职工创新工作室五年行动;“广聚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女性人选;常态化开展女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加大巾帼科技志愿队伍建设;相关高校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执行同等情况下女性科研人员优先的政策;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和生育友好型工作环境;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发展合作;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创新创业人才护航计划等具体举措,聚焦女性科技人才的所需所急,助力女性科技人才在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积极作为,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奋发有为,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奋勇争先。

6位科技女性专家进行主旨演讲

活动中,还举行了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之“她享学”女性成长系列活动的首场论坛,邀请了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一院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运载总体技术首席专家容易,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六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风云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唐琪佳,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曹静,创新工场总裁陶宁等6位科技女性专家,就如何在科技创新、实现自立自强中展现巾帼担当和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进行主旨演讲和探讨。

据悉,“她享学”系列活动今后将持续开展,提供学习机会,为女性赋能添彩。本次线上发布,也运用了科技感满满的科大讯飞小晴虚拟主播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材料专家王迎军,联合国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健送来视频贺词和祝福。

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创新巨大潜能和活力

当前,广州正奋力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科创能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广州市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年均约7%,2020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了774.84亿元,R&D人员达23.93万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累计超3万家,居全国第一。

广州女性科技工作者也不负时代,越来越多地在科技、IT、互联网等领域崭露头角,涌现出了侯凡凡、王迎军、刘雅红等一批重量级女科学家。一线科研女性也在不断增长,在职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的女性占比都超过37%,成为广州科技创新领域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广州市妇联还扶持培育了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女医师协会等一批女性科技创新行业组织,为更好地服务女性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主办方表示,相信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将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创新巨大潜能和活力,形成广泛参与的扶持女性科创人才协同体系,助力广州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创造辉煌。

(原标题《广州14部门联合启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共促女性科技人才发展》

编辑 董雯静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见习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穗傅萱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