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赢学位建设攻坚战?《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了“福田答案”

2021-11-24 09:00
摘要

截至目前,福田区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已全面交付使用,新增近1.5万个学位

日前,《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题为《深圳福田用“高科技”破解校园腾挪难题》一文,详细报道了福田区近年来聚焦学位供给侧改革,构建短期增量与长期提质有机结合的学位供给体系的改革创新举措。一起随小编来看看~

如何打赢学位建设攻坚战 破解学位需求增长难题?

福田向改革要速度推出学位供给“双十工程”,该区大力建设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和10所高规格永久性学校,着力构建短期增量与长期提质、有机结合的学位供给体系。

中小学校改扩建是新增学位的有力举措。但由于老校区大规模改扩建用时较长,过渡校区难寻,改扩建工程完成前,师生在哪儿上课?福田迎难而上,创新解题。

该区采取轻钢结构装配模式,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该模式将学校建设周期从原来的3至5年缩短至半年内,可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学位供给能力。

“这怎么看也不像是临时安置校区。校园里的建筑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非常现代化,让人耳目一新。”福田区华新小学学生的家长表示。

福田区华新小学一年级学生在高科技预制学校,勇闯寻找自然书吧、操场等10关,解锁新校园“密码”。在老校区拆除重建过程中,华新小学将在这里暂时过渡。

该校区建设规模为34个班,提供1530个学位,教室、功能室、体育运动场地等一应俱全。教室面积由原来的48平方米扩至65平方米,室内无异味。等华新小学老校区重建完成,师生搬回原址后,该高科技预制学校还可供附近其他学校改扩建时,做校园腾挪之用。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建学校、增学位、提质量。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洪明介绍,福田区以全市4%的土地面积,提供了全市10%的基础教育学位。由于人口快速流入等原因,福田区学位需求还在持续增加。

在保证高标准建设质量的前提下,还要把握时间效率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虽然高科技预制学校满足临时建筑的要求就能过关,但我们做优、做精、做细设计环节,按永久性建筑的标准将其打造成精品建筑。”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田按20年使用寿命的标准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专业审图公司和消防部门对设计、施工图纸做好审核把关,区住建局安监站、质监站提前介入,为建设工艺、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保驾护航。相关部门协作分工,高效打造优质、模块化的高科技预制建筑。

部分高科技预制学校所处地块不理想,存在体育活动空间不大、功能室建设不足等问题。怎么解决?福田区充分利用周边的街道、社区等场地资源,为学校教学场地做增量。

截至目前,福田区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已全面交付使用,新增近1.5万个学位。当“双十工程”是长短期结合的学位供给体系,既要建高科技预制学校解燃眉之急,也要建高规格永久学校以备未来所需。福田克服用地资源紧张等重重困难,优选区位好、环境优、交通配套完善的地块作为新规划教育用地,筹划建设10所高规格永久学校,预计将新增约1.6万个学位。

未来5年,福田将通过“双十工程”等创新举措,新增6.1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0.9万个幼儿园学位,全面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来源: 福田教育)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