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里的小镇
胡艳超
2021-11-10 09:20

到一个新地方总睡不好,凌晨三四点醒来,推开窗户,月光如水,由远处的大山流淌向谷底的小镇。街道是有路灯的,只是隔着好远一段,亮着白光融入在月光之中,雾水浸润的街面泛着银白色。在这清凉的夏夜、清雅的月光里,忽然看到几团暖暖的黄光,应该是对面街巷里绽放出来的,远看像一团小小火焰,在暗自燃烧。这是谁家忘了关灯或者是早早地开了灯?地面的灯光与天上的月光呼应,暖暖的黄光与冷冷的银光交织,是反差还是和谐?

小镇与其他地方差别其实不大,一样有热闹喧嚣的清晨肉菜市场,一样有汽车行人交融的日常生活。但是到了傍晚,小镇就有所不同,更温婉,更动人。

大多数时候,小镇的傍晚是与四周山峰的云雾一起到来的,当雾气涌向屋顶、街道时,路灯、汽车尾灯就是涂抹西洋油画的笔,更确切地说,画面是那种创作中的状态,或浓或淡,或彩或素,或单线条或大泼墨,或清晰或模糊。街上五颜六色的伞,恰到好处地点缀在画面的某一位置,伞下行人的步履让画面由三维变四维,十分灵动。

有时候我们选择临溪的餐馆,让人把四方桌子搬到室外,靠近水边,点上几个荤菜、素菜,享用真正的山里味道。溪对面或新或旧的楼房的窗户亮着光,像手机朋友圈点赞画面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方格,方格后面藏着什么呢?长辈的唠叨?壮年的压力?爱情的焦虑?儿童的功课?溪流在月光和灯光的映照之下,哗哗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听过、看过,充满生机匆匆走过。

有时候我们会在中心街的奶茶店或咖啡店坐坐,白天的时候可能只有我们这一小桌。我喜欢操心,一方面为小镇有咖啡店的现代感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它撑不下去。好在傍晚之后,有三三两两的年轻男女光顾,即使是嘻嘻哈哈的打闹,也让人心生安心。毕竟这里不一样的灯光让这小镇有另一种风味。

回来的路上,一个小面馆的门开着,不过不营业了,白天供客人吃面的餐桌后,坐着一个正在做作业的小学生,背后是还在忙碌的母亲和坐在矮凳上抽烟的父亲。小男孩阳光清秀,这缘于他父母的遗传。他爸爸身材在当地算是高的,不胖不黑,与隔壁小店朴实的山里人有明显不同。女主人白净,除了眉毛作了点修饰,基本上是素颜。我们聊了一会。女人说:“每天我老公都是踩着点,到菜场或杂货店买价格最合适的菜品和物品,当然质量是要保证的,都是街坊,忽悠不得。另外一个是忙,现在的小店基本上是夫妻二人店,真的忙,客人多的时候我们就像打仗。”

早晨几点开工?女人回答,开门是六点多,可四点钟就要起床了,准备原材料,和面,剁馅,包饺子。晚上早睡不了,孩子的作业不少,有时很晚做完。说话时,我观察着这位年轻的母亲,素朴,淡定,脸上看不出悲戚或哀怨。

回到旅馆,我再次推开窗户,月华如水的黑夜里,那束光在绽放着,那团火在燃烧着。这样的小镇,这样的普通人,日子平静如水,日复一日……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胡艳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