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 眼中有光 脚下有力!今天,说说我们的故事
深圳特区报
2021-11-08 09:12

编者按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新闻工作者们是这一天的主角。平时将镜头和话筒对准别人的记者编辑们,今天则审视自己。记者是一个注定要与各个行业连接的职业,从烟火袅袅的市井巷陌、热气腾腾的繁忙工地,到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成果频频的科研前沿,城市每个角落,都有过我们的身影,也留下过我们的记录。我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


今天分享的新闻故事

也是这座城市的故事

新闻正在发生

我们又已上路

十年一台阶 迈上新征程

■ 深圳特区报首席编辑 余晓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对于个人而言,也是我毕业十周年、入行十周年。

我有幸选择了深圳这座城市,亲眼见证着深圳十年来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也在这座城市落地生根;我有幸选择了深圳特区报,在这艘报业旗舰的庇护下破浪前行。

作为一名编辑,这十年可以细数的成绩有很多:从普通编辑一步步成长为头版编辑、首席编辑;参与了国家、省市的多次重大会议和重要事件报道;屡获市奖,省奖也拿了不少;参与口述史专著写作,撰写了5篇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还成了新媒体教材;打造了个人的新媒体项目,在报纸开设专栏;代表深圳报业集团参加市级知识竞赛并获奖、四次获评深圳特区报社年度十佳编辑;登上集团、报社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发言,等等。

成绩固然可喜,未来的路还很长。在深圳这座蓬勃发展的先行示范之城,如果你静下心看看这份报纸,一定能拓宽你对这座城市的认知,透过纸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激情和动力。

与时代同脉搏,与城市共奋进!在第22个记者节来临之际,祝广大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老编二十载 甘苦我心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席雪浪

时间过得真快,从大学毕业到特区报成为一名编辑,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载青春,就这样在每个夜晚静静滑落,冷暖甘苦,我自心知。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当时光进入新千年的第三个十年的隧道,我有幸和这张报纸一起,见证了中华大地共抗大疫的勇毅担当,见证了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的春天故事,见证了百年大党的苦难辉煌……而这一切,最终都化为记者笔下的文字,我手中的版面,成为见证历史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参与者,我倍感荣光。

作为一个老编辑,其实每天的学习总是新的。今年参与“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编辑工作,为确保记者采写的党史稿件的准确性,对每篇稿件的人物姓名、地点、时间都须细致梳理,一一核对。而编辑稿件的过程,也让对百年大党今天的丰功伟绩有了更多的体会与认识。这再一次印证了编辑工作需要常学常新,而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为读者带去准确而精彩的报道。

或许有人问我,作为一名老编辑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执着还这么较真?我的回答是,作为一名报纸编辑,我要对得起我的职业,对得起第二天对报纸充满期待的记者,对得起《深圳特区报》这块闪亮的招牌。最后更要对得起我的老父亲—— 一个老报人对我从小至今的教诲。

若如此,便知足了。

参与扶贫采访 体验乡村振兴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一直以来,我认为记者是一个光荣而负有历史使命的职业,能够见证、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媒体人最幸运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并取得辉煌的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我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采访这些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圳企业家、医生、教师等各行业的精英和代表。

有个深圳企业家说,扶贫不单是捐钱,捐钱固然是有好处,但真正的扶贫应该是帮助当地的产业发展起来,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这个企业家就是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

今年9月,我随李西廷一行来到安徽砀山县考察采访,这个曾经的国家贫困县——砀山县被誉为世界梨都,当地以酥梨为代表的优质水果闻名世界,但因为没有工业,加上经济结构单一,长期积贫成为皖北的经济洼地。

在国家脱贫攻坚战吹响号角后,李西廷等企业家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把高端医疗制造业引入这片千百年来农业为主的土地,力推家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输血”救济到“造血”振兴的立体帮扶。

一连几天的舟车劳顿和密集采访让我身体疲惫,但精神上却如沐春风,回深后推出整版报道,获得包括深圳相关部门、企业、砀山县政府和乡民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做一束映射时代的光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向阳

桌上的台历只剩下薄薄两页,记者节到了。

记得去年受集团委派,去汕尾日报社挂职时,正是暑退凉生的记者节前夕。转眼,一年光景又峥嵘。现在回到深圳,又逢记者节。

得益于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的牵线搭桥,深圳报业集团与汕尾日报社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两地党媒创新合作,作为执行者,除了要承担日常采编职责外,在更为宏大的视角下,我与另外两位一起挂职的同事,还肩负着将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工作范畴,向文化帮扶这一新维度进行拓展的使命。

作为深圳对口帮扶工作群体的一分子,能有幸参与到消除绝对贫困这项“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与有荣焉。

当创《汕尾日报》历史出版量之最的124个版“七一”特刊,在几个昼夜的不眠不休中装辑付印,成为汕尾市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

当历时两月反复打磨的万字大型年终特稿《长风万里启新程——2020年我市高质量发展纪实》重磅推出,刷爆汕尾党员群众朋友圈。

这一年所有的努力与奔忙,仿佛汇聚成光,映射着这个难以复制的伟大时代。

有脚力 才有现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新闻记者讲究“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脚力是根基。对于一名负责扶贫报道的记者来说,脚力更是一种考验。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当天深圳特区报配发《脱贫攻坚大局中的深圳担当》。能在短短几天里顺利完成报社布置的任务,我想得益于过去一年里的脚力。

去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我克服困难前往广西百色河池、西藏察隅、贵州毕节、广东汕尾等深圳对口帮扶地区采访,走访了近20个县(区)。记得在广西河池大化县,我说看县城并不像贫困县,扶贫干部邱其周说下乡就知道了。隔天,我们一同前往七百弄乡,在那里我看到种在石头缝里的玉米,看到半山腰一个个水柜,才知道山区里吃水看天,最终写了一篇《脱贫攻坚“备”水一战》。

有脚力,才有现场,新闻才有生命力。处在城市,如果没有到扶贫一线去,我难以想象罗城县的庞水娣住在“山洞里”的生活,难以想象龙布屯的村民背着油米走山路回家。这些故事是真实的,却也成为过去。如今的庞水娣住进了配套齐全的仫佬家园,龙布屯有了通屯水泥路,甚至办起了集装箱民宿。

在实地走访后,对于脱贫攻坚战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庆幸,我见证。

坚定走下去,奋笔写下去

■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指缝很宽,时间很瘦。一晃眼,我已迎来属于自己的第8个记者节。

平时跟别人聊到工作,总有人说我是“资深评论员”“老评论员”。对此,我深感惭愧,也有点不乐意。惭愧还算不上“资深”,不乐意被说成“老”。毕竟,30多岁的年纪,正值当打之年,要学的也还有太多太多。

我没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我见过凌晨一、二、三、四、五、六点的深圳。长期熬夜上夜班,让我不时感到“身体被掏空”,但只要任务一来或发现好的选题,立马就像打了鸡血。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10·14”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个个重要节点的重磅评论,一个个重大事件的浓墨书写,一个个围绕中心的积极发声,是我对这份事业、这个时代、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

走过与新闻的“七年之痒”,经历过生活的鸡零狗碎,我依然感到自己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依然会坚定走下去、奋笔写下去。

记者记者,记着初心使命,记着担当作为。关注真问题、进行真思考、给出真解答,讲好深圳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这是深圳媒体人肩上的千钧重担,也是召引我不断前行的如炬灯塔。

记者戍边:我是神圣国土守护者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光明

行走在青藏高原之中,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总有一种自豪感在心中升起,我是一名记者,行走在祖国边境线上,我更是一名神圣国土的守护者。从深圳到察隅,从一线国际城市到国家边境县,我用笔记录着边境的建设与变迁,我用心记录着边境军民守护祖国边境的故事,刻画他们一个个伟岸的身影。

2021年6月初,受报业集团委派,我加入深圳第九批援藏工作组对口支援察隅县工作,毗邻印度、缅甸边境县——察隅的建设者、守护者之一。

抵达察隅后,我一方面加强深圳援藏工作的报道,一方面展开察隅县融媒建设与报道;与深圳援藏工作组深入察隅县三镇三乡的边境线、村庄、学校、农户调研、采访,从6月至今,撰写文字稿件50多篇,在读特移动客户端开设深圳援藏故事、发现察隅视频专栏,并刊发视频15期。联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记者深入察隅县乡村采访报道深圳产业援藏、乡村振兴、医疗帮扶等方面工作,策划组织《读特》客户端团队直播察隅宣传察隅产业发展、品牌推广、文化ID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

在察隅的100多天里,不论是4000多米海拔的牧场,还是蜿蜒的崎岖山道,我留下自己忙碌的身影;在雪山冰川、在畜牧农场、农民种植基地,我记录了深圳援藏之后的点滴变化,和援藏干部的无私情怀。

在察隅的日日夜夜,我经常被一种奉献所感动,那是深圳援藏干部人才的无私奉献;我经常被一种执着感动,那是察隅军民守护神圣国土的执着。

我骄傲,我为祖国戍边,我在守护神圣国土。

走访了高速公路 又踏上红色热土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竹

走访广东12个地级市,行程超4000公里;走完了高速公路,又踏上了红色热土……入职1年,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我一直在新闻采访的大道上坚毅前行。

从4月起,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前后历时3个月。我参与了其中两期,随采访团深入佛山、江门、阳江、云浮、茂名、湛江进行采访报道。广东跨区域路网越织越密,高速沿线的片区、乡镇聚集了越来越多科技企业、人才、资本,这是公路给城市发展留下的深刻印记,也是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走完了高速公路,我又踏上了红色热土。在“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的采访结束后,我又参与了“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主题采访活动,将报道的视角聚焦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等6市10区县。刊发的12篇报道,全面展现了老区苏区今昔巨变和乡村振兴发展新貌。

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从到达现场到离开,每一段采访周期虽然有限,但人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广东依然有很多土地与人文需要我们用心去抵达。因此,今年夏天走访的这12座城市只是开始,我的采访征程还在路上。

到一线挖掘最真实最温暖的故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这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变化,而我作为一名卫生健康线口的一线记者,深入防疫最基层,报道全市上下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参与发布防疫新闻动态和科普知识,为抗击疫情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最真实、温暖的好故事来源于基层。只有冲到现场去,才能抓回“活鱼”。疫情发生以来,我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要求,深入社区核酸检测点、疾控中心、医院等现场,与同事紧密配合,真实记录了大量一线抗疫“战士”们感人事迹、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流调等方面的稿件。

在端午节假期期间,我和同事走近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们,挖掘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背后,有家人特别是孩子暖心支持的故事;在夜间的8时,我到社区核酸采样点,采访医护人员做核酸采集的细节,跟踪当天的核酸检测样本运往医院的过程;凌晨时分,与仍在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的疾控人员对话,了解到他们连续24小时团队作战,从而能更高效准确出具检测结果……

最真实、温暖的好故事,值得青年记者用青春去记录。我将继续践行“四力”,写出更多“身沾露珠,脚踩泥土”的新时代好故事。

保持冲锋的姿态 敬畏新闻与读者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两年前的我还是一名国际新闻编辑,两年后,成了一名文教新闻记者。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亲历媒体生态的深刻变化,在感恩优秀平台与集体,作为新闻人,始终不变的是永远冲锋的姿态,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和敬畏新闻与读者的心态。

2019年9月,我随报社“深圳对口支援进行时——大局”系列采访活动来到贵州毕节。一大早,采访组5人便驱车赶往一名当地在深创业者代表的老家。为保证采访节奏,大家尽量减少在服务站停靠休息的时间。面对腼腆且只会说方言的受访人,唠家常成了我们的采访方式。抓住眼神、观察细微动作、倾听说话语气,在记录大量细节中,我们完成了采访。

2020年12月,我跟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活动来到汕尾,深刻体会到深圳教师队伍对当地教育帮扶的贡献;2021年3月,又随深圳出版集团来到河源东源县漳溪乡鹊田村,报道该集团5年来对当地帮扶的成效。参与扶贫报道的小伙伴常常是“走断腿”,只为挖掘到一个更好的故事和镜头。当挂职干部跟我们反馈说,很喜欢这组报道时,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践行“四力” 记录时代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成为出色的摄影记者是我的追求。做好这份工作我有两个“秘诀”:一是到现场去。成为特区报摄影记者的550天里,我每天都出现在不同的采访现场,用一张张照片呈现不同的新闻事件。

为报道庆祝建党百年,我半个月跑遍全市,拍摄了26个四史学习基地;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一周完成了12项采访任务;作为特约摄影师我参与了《今日深圳》的拍摄,2个月跑遍整个深圳,按老照片中的角度拍摄新深圳,用新老照片对比展现深圳40年发展成就。抗疫消杀,我在现场;接种疫苗,我在现场;流调防控,我在现场;冻品监管,我在现场;封村防控,我在现场。白天我在现场,晚上我依然在现场。

另一个“秘诀”是及时响应。2020年9月13日下午5点,报社指示:马上前往天津采访张伯礼,3个小时后我和另一位同事已经坐上飞赴北京的航班,凌晨1点降落,凌晨5点再出发,早上8点赶到天津大学,门前守候7个小时终于采访到张伯礼院士。

作为摄影新兵,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记者节这个节日的到来,对我来说是一种提醒,提醒我继续踏踏实实拍好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永远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陈震霖

越是沟通手段发达、信息丰富的年代,记者越是需要抵达现场,时刻保持在场的热情和责任。今年6月份,面对宝安福围疫情,我先后三次进入封闭封控区,才有了在纷杂的信息面前写稿叙述的底气。

6月18日早上,有关宝安福围“新蓝天公寓”确诊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消息不胫而走。

此次报告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为德尔塔变异株,传播性强,防疫要求高。福围社区当天中午已经全部封控。我只得电话采访简单写稿,但我明白,这样子是远远不够的。

两天后,福围再次报告确诊一个病例,我再也坐不住了,几经周折,我终于进入到了封闭封控区,面对面采访到了消杀工作人员、物资保障专员、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和市民。成为集团第一位来到封闭封控区采访的记者,也是封控前期唯一一个采访到有关领导的媒体,并独家披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在正式解封前,我又两次来到福围,采写了多篇稿件。对于这段城市的历史片段,我身为当时的一名记者,我曾记录和见证。

用心用情讲好法治故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记者节前夕,我翻看电脑及采访本,一次次采访经历如在昨日。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或记录者,奔赴现场执笔记录、传递一线真实讯息的经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今年1月21日晚,大南山突发山火,我和部门同事田语壮分赴山顶起火部位,传回救援前线及火情实况;今年5月18日,华强北赛格大厦晃动,我一边向消防部门求证真伪,一边赴赛格大厦直击现场,使本报成为报道该事件的首发媒体;2020年3月27日起,经深圳口岸入境的旅客一律集中隔离14天,我多次穿着防护服在深圳湾口岸、宝安国际机场报道一线转运情况……在这个人人都有手机的年代,网上信息难辨真伪。可无论媒体行业发生何种改变,记者脚沾泥土求证真伪的使命担当不会变。我常对自己说,要求真相,就去现场看看吧。

重大突发事件不常有,作为法治新闻记者的我,更多地是和警察、法官、消防员等群体打交道。刑警杨绍凡53岁仍奉献在侦查一线,火调员杨松火场“缉凶”,执行法官翻山越岭推进涉黑案财产执行……他们的奉献拼搏的故事,也不断给予我精神的力量,激励我不断增强“四力”讲好新时代的法治故事。

一线在哪里 记者在哪里

当你行进在路上,记者节倏然来临。11月8日,这是新闻人迎来的第22个中国记者节。虽然你奔波忙碌一如往常,但总有感动从心底泛起,为这个闪亮的节日,为走过的漫漫长路。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记者有丰富的阅历,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纸上兴澜,笔走春秋,牵动社会神经、人间悲欢,但胸中永葆一份情怀、永存一份道义。

当疫情突如其来,深圳的医疗救援队一次次义无反顾奔赴重灾区,每一次都有无畏的记者同行;在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深圳“市三院”,记者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最近的距离捕捉人类和新冠病毒搏斗的场景;当台风“山竹”把参天大树连根拔起,记者们在狂风和伏树断枝中穿行,了解市民怎么上班、群众需要什么。每一次奔赴都汇成一束光,每一次守望都聚起一团火,这就是记者,胸怀苍生,无私无悔。

胸中是情怀,肩上是使命。每一次对风云的记录、对真相的求索、对正义的捍卫,既是情怀所驱,又是使命所系。当使命激荡着情怀,当文字扎根广袤大地,当镜头转向人间烟火,当“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齐迸发,作品变得深刻有力,记者这份职业便有了荣光。

使命就是荣光。党心民心指引着记者的使命,在凝聚党心民心中记者履行着使命。坐上首发列车,感受“天堑变通途”带给旅客的畅快;深入基层一线,采撷首创的种子、创新的火花;直击监管前沿,了解民生痛点、治理难点……激赏与鞭策,鼓舞与呼吁,求证与追问,都见证着职责与使命。“豆腐块”包着使命,“短视频”蕴藏格局,“小记者”就是“大记者”。记者为时代立传,为民族铸魂,为国家写史,风雨兼程,且歌且行,必将得到历史的壮丽回响。

“今天,怎么做一名好记者”的叩问此起彼伏。深沉的使命意识,在迅速上手新的传播技术、手段的行动中分明呈现,在一件件融媒体产品里崭露无遗。新鲜性使事实成为新闻,创新力使媒体人成为新时代记者。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万千重。媒体融合时代,必将是传播技术迅速迭代、记者能力顺势升级的时代。前路未必平坦,但远方一定有光。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网上很火的这句话,也是人们对记者的期待。最惊艳的是初见,最宝贵的是初心。笃守那份白衣少年的初心,笃守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笃守情怀与使命,你终将不负众望、不负时代。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冻结)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