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意念打字、喝咖啡”正从科幻场景变成现实。11月6日,斯坦福大学教授克里希纳·谢诺伊在2021腾讯科学WE大会上分享了脑机接口的最新研究成果。
克里希纳·谢诺伊带领团队首次破译了与手写笔记有关的大脑信号,进而将人脑中的写字意念转为屏幕中的一行行字句,准确率超过99%。
这就是脑机接口技术,它首先力图攻克的,就是帮残障人士找回享受平等的权利,通过读取人脑的动作信号,解码再编码后发出动作指令,连通大脑与义肢之间的信息通道,让残障人士可以重拾行动和交流能力,回归正常生活。
2011年4月12日, 58岁的瘫痪女子凯茜·哈钦森,用意念驱动一只连在电脑上的机械臂,抓起了一瓶咖啡送到自己面前,然后通过吸管喝到了咖啡,她为此兴奋不已,从此,脑机接口技术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身体革命”。
为了更精准的捕捉大脑信号,谢诺伊团队还开发出了一套脑机接口系统,它可以直接嵌入到大脑皮层,从中获取人们想象中的手写动作,再通过反复脑补“手写”,电脑记录下每个字母在脑内对应的“记忆点”,最终通过分析将这些手写动作实时转换为文本。
希纳·谢诺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脑机接口技术的下一个突破是提升使用的便利性、改善系统的完整性,以及优化植入芯片的安全性等,例如让意念打字更快;从打字发展到言语表达,甚至希望做到意念感知,比如伸手拿杯子时能知道用多大的力度去拿住这个杯子等。
(原标题《2021腾讯科学WE大会:脑机接口让“用意念打字、喝咖啡”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