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治水!宝安上线国内首款治水管理软件“河务通”

读特记者 叶志卫 文/图
2017-08-09 22:03
摘要

此外,“河务通”还建立了宝安区66条河流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电子手册,确保每条河流“兵书”在手,成竹在胸,实现了河长制“六个一”工程的“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思路向实践转变的质的飞跃;

8日,宝安举行河长制实施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责任书签订仪式,会上正式上线运行国内首个河长制智慧管理软件——“宝安河务通”APP,通过科技化手段进一步加强河流保护和管理工作。

该APP系国内首个河长制智慧管理软件。《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全市“智慧河道”管理系统,搭建信息管理共享平台,开发河长制管理应用软件。区、街道负责建立区域信息管理系统,与全市“智慧河道”管理系统对接。宝安区配合市河长办建立全市“智慧河道”管理系统,及时报送区、街道两级信息,7月7日,启动“宝安河务通”系统研发。

“河务通”对宝安区的水环境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融合,宝安区10个街道、124个社区、66条河流、219个河段、447家重点涉水企业、2482个入河排污口、55个泵站、48个水闸、3018公里排水管网数据,构建起水环境一张图。“举个例子,以往,我们管道破裂了,现场维修人员往往不能马上下手处理,因为不可能马上清楚管道长度,大小,起始点。”宝安环保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有了河务通,只需定位,所有相关信息就可以马上知道,节省了抢修时间。

宝安区智慧环水管控中心监管人员则通过河务通监管系统,便可实时接收各类巡查事件信息,依据事件分类形成办理任务,第一时间处置,自动分拨至对应网格的整治、执法、管养等办理人员,并全面监管各类人员、各类事件。

此外,“河务通”还建立了宝安区66条河流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电子手册,确保每条河流“兵书”在手,成竹在胸,实现了河长制“六个一”工程的“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思路向实践转变的质的飞跃;同时还具有及时推送水环境治理新闻、及时发布水环境工作通知,确保上情下达等功能,实现水环境大事记实时掌握。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叶志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