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家无人便利店"Well GO"开张:12平方米300多种商品

读特记者 何泳 文/图
2017-08-08 17:27
摘要

专家指出:“无人店”仅是辅助性的,市场的主流还是传统门店

近期,科技感爆棚的前台“无人化”以及对零售行业的颠覆引发大量关注,也掀起各地无人便利店开业高潮,上海、北京相继爆出“无人店”开业的新闻。8日,深圳首家无人便利店在深圳湾开出,再次引发众人关注。专家认为:人有社交性有沟通的需求,“无人店”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有售货员的门店,在市场上主要起了辅助性作用。

门店12平方米有300多种商品

8日10点10分,深圳首家无人便利店——“Well GO”在深圳湾天虹总部大厦一楼揭开面纱。一个深灰色的小房子展现在大家眼前,橙白相间的商标显得清新夺目。

进入天虹无人便利店Well GO,需要先完成会员身份的识别,天虹会员可直接通过“虹领巾APP”扫码进入,新用户则需要通过微信扫码关注天虹官方服务号“天虹”,进行手机号注册验证后,方可进入。12平方米的店内摆放了6组货架和1个风幕柜、1台咖啡机,共陈列了300余种商品,涵盖零食、饮料、生活用品等。

将要购买的全部商品放到收银台感应区,显示屏会出现一个二维码,扫描完成,确认购买者的身份后,显示屏上将显示购物的明细和总金额,点击确认支付后,顾客可通过三种支付方式完成买单,虹领巾APP支付、微信、支付宝均可。拿着已买单的商品走到门口,系统会自动识别是否有未支付的商品,如有未支付商品则会语音提示,并在门口的显示屏上显示未买单的商品,门是打不开的,继续完成买单后,系统感应全部买单成功,将会开启大门。

整个购物旅程非常顺畅,系统感应也反应快速,若在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一键呼叫在线客服,实时解答购买过程中遇见的问题。

据了解,一个店长至少可管理十个以上这样的无人便利店,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新技术为无人店“撑腰”

深圳首家无人便利店推出之前,阿里旗下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在杭州一经亮相立马吸粉无数,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个背后依靠黑科技支撑的无人超市吸引了外界极大的关注,将无人零售重新带回了消费者的视野。

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给智能业创新带来更多可能。目前,除了亚马逊、阿里等科技巨头在布局无人超市外,传统大型超市也相继开始尝试BingBox无人店模式,无人便利店已日益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据方正证券统计,从2016年年中至7月,共有9家公司入局无人零售,其中6家已获融资,成为下一轮投资的风口。

深圳首家无人店背后,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集无人收银、门禁管理、智能监控于一身的物联网技术方案,这套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精准管控每个商品的生命周期,保证提供质量最可靠的商品;一键呼叫与远程监控实现云端客服和顾客的实时连接,即时解决顾客购物中的问题;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远程监控,进行节能设定,保证室内温度和食品安全等。

短期内难以取代传统门店

依托于支付宝强大的无线支付能力,近期,马云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已经联手宣布: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开展10万家无人超市!“传统零售死期已到!”“波及全国零售行业的大风暴!”“以后连收银员都没得做”……一时间,各种相关新闻、分析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在沸腾的舆论话题之后,“无人店”是否真的将开启消费新时代?

开一家无人便利店成本只需十几万元,开一家实体便利店需六七十万元,无人店是否会对传统零售店造成冲击?零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还为时尚早。实际上,无人售货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者是二线城市的主要人流密集点,如车站、码头、地铁出入口、机场等地方都有,而无人便店只不过是无人售货机的一个升级版。现在的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它针对的主要是特定的快消品,是一种即时性消费。

天虹便利店事业部总经理朱艳霞坦认:无人店替代不了有人店,人是需要沟通的,有社交性,能更为深度地接触到人,这种零售方式是有温度的、持久的。而无人便利店在市场上是辅助性的碎片化需求,未来将重点布局社区和办公商务场所,成为都市居民生活的“大冰箱”,为社区家庭和写字楼白领提供当日出品的新鲜冷冻冷藏食品及其他日常所需。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