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各位听众朋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推出“红色汕头”系列广播故事。故事选自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主编的《红色汕头》系列连环画丛书。我们将丛书中一个个反映汕头革命历史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热血奋战的故事以广播的形式呈现,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你们喜欢。让我们在故事中一同学习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风雨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十五)
“红色汕头”系列广播故事之七《爱国侨领蚁光炎》
策划:林琳
故事改编:甄勇刚
讲述者:曾若明
音乐编配:邬运河
录音: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
封面:姚建平
绘画:姚建平、黄毅生、郭朝东
演员:蚁光炎:石振东饰
酱园老板:曾兄饰
华侨众人:石振东、曾兄等饰
讲述:位于汕头市桑浦山麓七日红公园内的蚁光炎纪念亭和蚁光炎纪念画廊,对于很多泰国华侨来说有着很深的情感,也是泰国华侨来汕必过来悼念的地方。
这两座纪念堂为何而建?追溯其缘由,就不得不从蚁光炎的抗日故事讲起。
蚁光炎生于澄海东里南畔洲村,自幼家境贫寒,以种菜维持生计。父母和哥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他跟着嫂嫂和姐姐艰难度日。
1895年,他就离开老家,毅然决然地从广东去往安南走上独自闯荡的路程,但是当他来到安南时,一切却不尽如人意。不得已,他只得继续往上,沿着湄公河,他来到了柬埔寨的巴南镇找了一份苦工,成为了一名苦力工人。虽是苦力工人,但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个性品质,得到了一位酱园老板的赏识。
酱园老板:小伙子干活挺踏实,我很欣赏你,到我公司来吧!
讲述:蚁光炎果然不负老板所望,踏踏实实做事,逐年高升,同时接触到了很多经商的商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经商技巧。从帮工到工头,从押运到报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商业视野逐渐明亮起来。
三年之后,蚁光炎看准了湄南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河道,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条替人运货的船。运货生意非常兴隆。顺利将内河航运与海运结合起来,拉货的业务发展越来越大,让蚁光炎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六顺公司”。成为当时最大的航运公司。
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蚁光炎向“火砻业”和“紫胶业”进军,开办了数家橡胶园,在多国展开了贸易事业。他的公司越办越大,手下的员工多达十万,成为了亿万富豪。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立即组织在泰国的侨胞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蚁光炎:(慷慨激昂)我们都是中国人,救国人人有责!
讲述:七七事变后,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蚁光炎把公司的全部业务交给妻子和侄儿管理,自己挺身而出,高举抗日救国旗帜,誓与祖国共命运,与民族共存亡。
蚁光炎到处宣传抗日,发动抵制日货。
蚁光炎:各位老板,日本人侵占我们领土,残害无辜百姓,我建议从今天开始不再给日本人运送货物。
众人:对,有良知的中国人,团结起来!抵制日货!
讲述:与此同时,积极地为抗战捐物捐资,救助了数万的难民。在蚁光炎的鼓励下,共有七八千人爱国华侨回国抗日,奔赴抗日前线,其中过半牺牲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
对于抗战,他更是倾囊相助,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刻,将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和食物运送到战士们手中;同时,发掘马帮的力量,当运输路线被日军切断后,便想尽办法将马鞍子挖空塞上金条、银元,致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之下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向抗日战场送去金钱。
据后人统计,蚁光炎捐献的资产有五亿之多。也正是蚁光炎的积极抗战捐款的爱国行为,被日本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将他铲除。
1939年11月,蚁光炎与夫人刘若英在杭州戏院门口遭到日本枪手的袭击,蚁光炎伤势过重,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情况不容乐观。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一种微弱但又非常坚决的声音告诉自己的夫人和朋友:“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便与世长辞。
他的遗言感人至深,真可谓是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蚁光炎逝世后,成千上万的人去医院瞻仰他的遗容,想送他最后一程。
之后,云南、四川、广东等地数万人都为他举行了重大的追悼会。他一生为国尽心尽力,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真是一个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后世称他为华侨中的“海外第一完人”,这个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谢舒霖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