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区大力推进“两个一千万”工程
姚丹霞 余志丹
2021-10-19 10:00

现代化产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

华星光电T6研发大楼。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从新区到行政区,从国营农场到科学新城,光明区从未停止过奋进的步伐。伴随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作为深圳实体经济“蓄水池”的光明区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正着力集聚一批高端企业,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今年以来,光明区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多措并举,规划实施“两个一千万”工程,即在“十四五”期间多渠道持续供应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高、运营管理水平高、园区形象好和成本可控制、房租可预期的高标准产业保障房,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定方案,谋未来5年之规划

日前,马田街道中科(深圳)创新园正紧锣密鼓开展旧工业区综合改造,全面开启“蝶变”之路。未来这里将紧扣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以科技成果的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功能,加速推进“产、学、研、资、政”一体化建设,打造集科技孵化区、创意产业区、生活区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园区,一改过去园区产业低端化、建筑外观陈旧、道路破损、配套设施落后的局面。焕然一新的园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只是光明区实施“两个一千万”工程的缩影。为进一步拓宽产业空间供应渠道,保障优质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空间需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吸引和留住更多优质企业扎根光明做大做强,推动光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光明区发布了《深圳市光明区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设工作行动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作为统领性文件,总领“十四五”期间光明区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设筹集工作。

《行动方案》明确光明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将具体任务清单化、表格化、项目化,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建改造和存量纳管超300个项目,新建改造和存量纳管产业保障房总量均超1000万平方米。一幅完整的5年“两个一千万”工程的“规划图”清晰地展现出来。

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筹集供应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光明区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改变以往以国有储备产业用地作为产业空间建设工作底数的单一思路,深入街道、社区盘底返还产业用地现状及开发利用计划,挖潜存量产业用地。同时梳理未来5年土地整备留用产业用地整备计划,并多次研究合作开发利用社区返还产业用地、整备留用地建设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的可行性、实施路径等。不仅如此,光明区还将一批拿地已建成项目非自用产业用房、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园区、社会类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工改工项目、工业提容项目等纳入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管理,促进产业空间提质增效。

今年1-9月,光明区存量产业用房纳管完成超2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提前3个月完成攻坚克难任务。

扬优势,全力承接市级产业集群

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旁边,高标准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每日都在“逐节生长”。园区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域,建设规模约2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研发孵化楼、综合配套楼、GMP标准厂房,并配套污水处理设备,可链接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中七医院等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依托CLP模式,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像这样的高质量产业园区,在光明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光明区以全市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契机,结合区内较大面积产业空间片区产业定位,充分考虑产业基础、载体支撑,按照“近期抓落实、见成效,远期有指引、可推广”原则,探索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全力做好市级“8+4”产业集群承接工作。

近期,依托华星光电G11产业园、喜德盛提容项目、鑫辰新材料中试基地等,光明区推动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龙头+主导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特色产业园,满足相关市级产业集群发展要求。

中远期,整合公明、马田、玉塘街道6个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空间资源,以市级产业集群生产工艺需求为导向,“定制化”建设“工改工”项目建筑单层面积、承重、跨度等,打造高品质连片产业园区,为市级产业集群量身定制产业空间。

为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光明坚持对标一流和前瞻谋划,研究制定了特色产业园区建筑规范指引,通过开展国内外先进产业园区案例调研、专家咨询、深入访谈代表性企业等方式,总结不同特色产业园区的共性建筑需求、特色建筑需求等,按照国家、省、市工业区块线建设规范,并结合光明区实际,研究制定兼具硬性指标与软性指引的特色产业园区建筑设计指标体系。

此外,光明区还开展园区“工业上楼”可行性研究。聚焦光明区“8+4”产业集群和拟规划打造的9大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对工艺生产、交通循环、设备要求、环保安全等维度的研究,明确适合工业上楼的产业类型及细分领域,形成包括生产厂房、研发、办公、仓储、配套等指标的“工业上楼”建筑设计规范。

促升级,打造光明招商网2.0系统

实现高标准产业用房的信息化,是打通供需信息精准匹配“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2019年3月,光明产业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光明招商网”正式上线使用,有网页版和APP版,包含产业政策、产业园区、租售信息等模块。

为进一步提升“光明招商网”供需匹配度,今年4月,光明区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向全区产业园用户提供招商管理子账号,为产业园区提供从审批、跟踪、签约、维护、离场等招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一方面,调整升级了门户网站,优化功能模块,构建面向企业的招商服务小程序,提高全区产业空间信息的精准推介及招商项目信息的精准投放,更好地为意向企业入驻提供便捷服务。另一方面,实现招商园区数据的全面采集、更新上报,让全区的产业空间数据和企业数据真正“活”起来。光明区动员各街道,全面开展全区产业园区信息采集摸排工作,实现了产业园区信息100%全量采集。同时,每月对辖区内可供应园区情况进行摸排更新,定期收集有产业用房需求的企业信息并更新至光明招商网,促进产业空间供需动态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招商网还打造了“产业空间一张图”系统,通过设置9个维度36项指标,细化到园区楼栋及相应楼层信息,包含建筑面积、层高、荷载、可租面积、租金价格等信息,都可实现三维全景浏览。目前全区超600个产业园区基本信息已录入一张图系统并完成系统内外版试用,真正实现“一图可知全局”。

强谋划,优化产业空间政策体系

为促进《行动方案》落地,光明区正加快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空间政策体系:以《行动方案》为总牵引,将持续鼓励老旧工业园区打造高标准新时代厂房,对改造竣工验收1年内,引进规上企业、国高企业的旧工业区,按照新引进企业落地后首个完整年度地方财力贡献的50%给予补贴,激励园区运营主体开展旧工业区综合提升;将研究出台加快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设和促进优质项目落地的相关政策,聚焦解决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设筹集的各项任务指标落地的难点、痛点问题,引导新建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等;将加快研究出台工业上楼及特色产业园区建筑规范指引,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市级产业集群能力;将推进旧工业区综合提升、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推进产业用地提容、完善高标准产业保障房纳管等重点领域,通过综合施策,在楼宇经济、园区经济、产业用地提容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带动产业提质升级。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

(作者:姚丹霞 余志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