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至今的一场疫情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全球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越来越成为紧密综合体的世界经济如何发展,成了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在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全球社会面临失序风险的当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能否稳定前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确定性力量?
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出版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作者,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价值投资领域继格雷厄姆、巴菲特后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李录,从大历史的角度思考当下,以现代化视角看待整体发展,回应了这些问题,对中国给出了充满信心的答案。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李录 著,中信出版集团·大方,2020年4月。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是李录的文集。全书包含上下两篇,上篇脱胎于在投资界口耳相传的“现代化十六讲”,作者提出了人类社会从1.0文明到3.0文明演化的思想,讨论了现代化的诞生、本质与铁律。作者站在全体人类的角度,思考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同时,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演进进程做出了预测。下篇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来的重要演讲、思考与书评,其中包括作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的几次著名演讲,除了涉及价值投资的观念、方法与实践外,作者还对人类与人性、时代与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中国经济未来将变为以政府为辅助的全面市场经济
根据李录的观察,过去40年,中国在经济上实现了几乎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长期的高速增长。在此期间,中国经济的成功主要仰赖于两个动力——外贸和投资。而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在经济上最核心的变化将是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转变为以政府为辅助的全面市场经济,内需、服务将占GDP主要部分。
因此,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将资源开放,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完善,民间储蓄也通过逐渐规范化了的股市、银行等金融媒介有效地进入到实体经济,就能形成资本、企业、消费的有机良性循环。中国有可能继续以高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水平长期持续增长,直至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
李录的这些观点,与中国的诸多投资人、企业家遭遇疫情大考后的思考与行动不谋而合。在过去,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高,而在未来,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信资本张懿宸是六、七年前李录“现代化十六讲”的首批读者,他认为李录关于1.0文明向3.0文明演进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格局,也构筑了他的价值投资思想的坚实底层逻辑。读过本书后,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也能让身处今日剧变中的我们怀抱笃定,坚信追求真知,未来可期。
▲李录
将现代化的本质最终落脚于投资上
李录坚信,“伟大投资不仅能让自己获益,企业和社会也同时获益”。书中他谈及现代化的本质,最终落脚于投资之上,通过文明的演化进程对未来中国进行了切实可靠的展望。
作为《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的首批读者,媒体人出身的重阳投资合伙人舒泰峰撰文表示:价值投资是一种正道,正道意味着可持续,能让所有参与方实现共赢。亚当·斯密已在《国富论》中揭示,人性的自私和利己主义可以推动人类产出,从而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舒泰峰认为,李录说的价值投资核心理念,精神内核来自于巴菲特与芒格,却让人想起孔子的“仁”,东西方高级智慧之间是相通的——李录的这本书正验证了这一点。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评价《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让人理解了“现代化的本质和铁律”,从而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
吴晓波则说《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诠释了李录对价值投资本质的理解:追求真知,知行合一,抵达美好可期的未来。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