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管理区饶湖办事处第一社区: 解决最迫切的困难

读特记者 吕延涛 石义胜 刘思敏 叶志卫/文 何龙/图
2017-08-03 09:19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杨鹏是深圳纪委派驻到这里的工作队队长。于去年5月23日开展工作。一年多来,工作队与管理区领导、汕尾市派驻第一书记、社区“两委”共同努力,积极推进着帮扶项目的发展,给社区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深圳纪委对口帮扶的华侨管理区饶湖办事处第一社区,人口不足1300人,劳动力人口不多。在一段时间内,该区向外主动寻找帮助的能力不足,获得的管理及技术支持有限,也缺少管理和技术人才,社区大量的土地资源无法转化为经济收益。 

社区居民主要种植荔枝、龙眼、红杨桃等经济作物,经济生产相对单一,效益差。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效益尚好,但由于近年来这些作物在广东大量种植,果多价贱,经济效益转差,加上作物受气候影响大,如今年产量减少三分之二,使很多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60户居民中,贫困户有45户。

杨鹏是深圳纪委派驻到这里的工作队队长。于去年5月23日开展工作。一年多来,工作队与管理区领导、汕尾市派驻第一书记、社区“两委”共同努力,积极推进着帮扶项目的发展,给社区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扶贫不忘历史 保留社区农场归侨遗迹特色

第一社区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工作队和社区“两委”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是让这些有着历史故事的地方保留着它原来的样子。

社区书记魏荣端是本地人,当书记20年,任第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已是第11个年头对这一片土地,魏荣端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很骄傲地对记者说,”我们对外没有卖过一间老房!没有砍过一棵老树!”

之所以叫第一社区,是因为当年著名的27把锄头最先落地在这里。上个世纪50年代初,27名怀揣着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理想的归国华侨来到这个当时还叫陆丰华侨农场的地方,没有人烟、没有路,野狼倒是时不时出没。他们就这样带着信念,带着锄头,住在旧祠堂破庙中,硬是凭着干劲和智慧,一锄头一锄头地在农场上开垦开荒。27把锄头的故事也因此流传下来。

如今,当年的拓荒牛曾经居住过的屋子早已印迹斑驳成为危房。魏荣端书记说,有人曾想出高价买走,他们没有答应。目前,社区正准备将这个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地方重新恢复其原貌。

 

       当年“拓荒牛”曾经居住过的屋子。

距“两委”办公楼约一百米路口处有4棵椰子树,也是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由归国华侨带回来种植的,至今已经60多岁了,具有较大的纪念和象征价值。然而周边水土流失严重,存在倒伏的危险。目前,社区已对椰子树周边进行硬底化,设置护树围栏及坐台,除保护侨区历史遗迹外,也可以让村民们休息玩耍。

       有历史的椰子树。

460米,这条助侨路让80岁老人热泪盈眶

社区里有一个住着200多人的越南小村,大多数都是从越南回来的华侨。

       越南小村。

去年12月8日,对越南小村的所有人来说,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诞生了一条“助侨路”。

     大局采访组走在助侨路上。

      几十年来,村口一直有一条说起来连路都算不上的“路”,不是荒草就是泥砂。不细看都不知道它居然是通向有人居住的一个村庄的。一到下雨,整条路就被冲成了水沟,老人小孩都不敢走。

了解到行路难的情况,工作队和社区“两委”马上决定为越南小村的村民们修一条水泥路,工程投资32.8万元。除了将砂土路段落进行硬底化,同时还建造3条排水沟,2个涵管,大大改善了越南小村村民的出行状况。

       460米,生活方便了很多。

所有人都激动了,施工的一个月里,村民们像过节一般,拿着椅子坐在路边,看着原来的泥泞之路一点一点地变成坦途。12月8日竣工那天,80多岁的郭仕典老人激动得不行:“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条路变成水泥路!”

下一步,工作队还计划将越南村用木栅栏围起来,把它作为一个景点。

解决贫困户最迫切的困难

第一社区里通讯信号不好,经常都是无服务的状态。问工作队队长杨鹏:这里生活艰苦吗?他淡淡地答:来这里不都是这样嘛。

这个79年的江西小伙话不多,有些腼腆,看着镜头就发怵。

然而在14岁女孩伍雯琪眼里,杨鹏绝对是个温暖的人。

2003年出生的伍雯琪来自一个低保贫困户之家,家里四姐弟,伍雯琪排行老二,因患腭裂致哑,被评定为言语残疾,等级1级。

妈妈林正群1979年从越南回国,后来与同是越南华侨的伍李保结婚。夫妻二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什么劳动力,两人带着四个孩子,一直非常困难。

而最让父母心痛的是,身体的残疾给雯琪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她自卑、孤僻、内向。她不敢看人,不会说话,发出来的声音也听不清在讲什么,吃东西直接就从鼻子流出来。小时候被人取笑,雯琪会跟人吵,经常被人向妈妈告状。10年前,第二社区的一位刘院长帮雯琪联系过北京的一家医院看病,资料寄过去,12万的手术费,让这个家庭绝望了。

雯琪一天天长大,离手术的最佳时期越来越远。雯琪会让妈妈带她去看病,妈妈说,我没钱啊。雯琪说,等我长大了去打工,就有钱看病了。

杨鹏说,小女孩那么小,真的挺可怜。工作队把林正群家的情况反映给上级。深圳市纪委、汕尾市华侨管理区领导亲自指导对林正群“一户一策”的制定。在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经审核精准识别,林正群被列为第一社区低保贫困户,每月发放低保金500元。

2017年初,工作队终于探访获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对唇裂、腭裂患者开展免费医疗活动。扶贫工作队、深圳市纪委派驻卫生计生系统纪工委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加强沟通联系,努力争取名额,为伍雯琪进行了全过程免费检查、治疗。5月6日,雯琪进行手术,13日复查无异常,腭裂手术成功!小女孩终于可以慢慢学习讲话正常进食了!对她来说,她的人生从此有了更多的快乐和希望。

      伍雯琪在深圳手术前进行检查。

林正群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她最真挚的感激:我们什么也不懂!多亏了杨队长他们,真的!

        杨鹏和魏荣端在林正群家慰问。

下一步,工作队和社区两委想要做的还有很多:老茶厂改造成印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组织贫困户开展生产合作;使用现代烘干技术,对荔枝、龙眼、红杨桃等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发展优势产业和加工业……

相信第一社区的未来,和伍雯琪正越来越轻松快乐的人生之路一样,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明朗。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吕延涛 石义胜 刘思敏 叶志卫/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