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一体”工作格局:要有精气神儿!要率先垂范!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是工作队长麦柏强的话。而高美村的扶贫工作格局,正是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组成的“三位一体”模式。“三个主体”同时发挥作用,三方积极联动,以扶贫产业为支撑,以科学机制为保障,引导着高美村的贫困户在脱贫的路上越走越轻松。
第一次村两委班子会上,麦柏强说话掷地有声,“基层组织基层干部要有精气神儿,一定要率先垂范!”
随着一个个方案、一条条规定、一组组章程的制定和实行,高美村村级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随着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支部逐渐活了起来,党群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这些都为高美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高美村的人相信,这片土地会越来越美,他们的生活会越过越亮堂。
从“税官”到“村官”,他们实现了角色的完美转变
从税务干部到最基层的驻村干部,从“税官”到“村官”,从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到陆丰高美村,驻村工作队的麦柏强、钟林海、汪世卫正在经历着人生的一场角色转变。
他们都是从深圳地税局的36个支部、1000多名党员中选拔出来的。
70后队长麦柏强,热忱有魄力,说话铿锵有声,极富个人感染力。他自2011年起就开始报名,第一轮、第二轮都没被选中,直到2016年5月,新一轮精准扶贫启动,第三次报名才终于如愿以偿。
驻村工作队队长麦柏强同志实地考察污水治理项目。
另一个70后汪世卫,内敛而踏实,在接到异地扶贫的任务后便义无反顾地投入,扎扎实实深入农村,用最朴实的方式,奏出普通党员扎根基层奉献付出的强音。
驻村工作队队员汪世卫在高美村委会整理贫困户“一户一档”。
80后研究生钟林海35岁,有着文质彬彬的细致,作为一个被纳入文秘综合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库的人,他将自己的优势在高美村发挥得淋漓尽致。
驻村工作队员钟林海入户核实,开展精准识别工作。
工作队刚到的时候,正值广东酷暑。三个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走村串户,白天翻山越岭调研,晚上上网查阅资料。自然村、田间地头,他们用脚步丈量着高美村的每一寸土地,全面了解高美村的地势形态、农作物种植情况及生产生活情况,也了解了这里的每一个人。
近三个月时间,500户村民,近3000份资料,每天2万步以上;200多个贫困在校学生在读什么学校、具体到几年级几班、低保户五保户的基本情况如何、村民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每户有什么样的帮扶计划……这些,都是工作队和村委成员们的工作量。“白+黑”成为工作队的基本常态。
钟林海在走访村民时脚疾旧患发作,贴个药膏咬牙继续。汪世卫一年多以来常常在深夜对着电脑一个一个地录入基础数据,眼睛酸痛到不自觉地流泪,有时候每个贫困户人口信息点就达几百条,而基础数据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错就得重新核实信息,然后重新录入!
“当驻村干部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办实办好,才能以诚心换真心。”这是麦柏强用来勉励自己和工作队的一句话。在驻村的日子里,为了获得项目、资金以及政策支持,除了动员税务全系统为村里捐款捐物,工作队四处呼吁,奔走于当地各级部门之中。
贫困户没有医疗保障,工作队便牵头落实有关政策,第一时间为全村219户862名的贫困人口购买医疗保险;了解到贫困户中有3个孤儿,工作队四处联系爱心人士为他们捐资助学,供其上学至大学毕业……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社会民生组组长雷本文(右三)与高美村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一起慰问贫困户(右一)。
高美莲林村涵洞处路面泥泞、常年积水,车辆及行人无法正常通行,一到下雨天路上水深可没膝盖,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工作队第一时间向深圳市地税局申请资金,公开招标,目前,该涵洞路段已修缮完毕,道路平整宽敞,下雨天不再积水。施工期间,钟林海曾多次到现场督促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村民大会上,笑逐颜开的村民们向工作队竖起大拇指!
高美莲林村的涵洞修缮基本完工。
角色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燃烧着为扶贫做着贡献的每一个人。
抓好教育,改变贫困孩子的人生
26岁的陈建阳的人生,在今年5月28日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折点。作为被工作队识别的来自高美村贫困户家庭的第一个大学毕业生,他成为了深圳市保税区地方税务局的一名协税员。
陈建阳成为了一名协税员。
陈建阳在家中排行老大,15岁时父亲去世,目前几个弟弟妹妹都还在读书,家里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靠种菜养鸡务农为生。四个孩子,一个大学已毕业却失业、一个大学在读一个中学在读、还有一个刚刚高考完,很难想像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这么多年建阳妈妈都经历了什么。懂事的建阳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欣慰是从此后不用妈妈一个人负担四个人,弟弟上大学,他可以替妈妈分担了。
2013年,建阳从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毕业,一度失业,后来工作队通过村委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将其家庭识别为贫困户。去年11月29日,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勇在陆丰市政府的一个座谈会上当场拍板:只要是深圳市地税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毕业了都可以按所学专业对口推荐到深圳市地税局工作!
此外,利用深圳市地方税务局的资源优势,协同各企业进行现场招聘会,实现直接脱贫。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有一个招聘会。
除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驻村工作队把教育扶贫也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了解到高美村贫困户存在因学致贫现象,工作队为201个建档立卡的在读学生申请了学生生活补助。经走访调查,部分贫困户家庭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实行“放养”的教育方式。“扶贫先扶智”,从今年4月27日起,工作队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比如利用每周二和周四放学后的两个小时,让高美小学的63个贫困户学生子女留下来,从中选出小组长小班长,对每个年级的贫困学生进行全科课程辅导。对考试成绩不错的孩子,还给予奖励党员们捐赠的文具书籍以及生活用品。
探索“党建+扶贫”新模式 全力助推精准扶贫
为全面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新时期“双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党建和扶贫两手抓、两融和,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精神,驻村工作队深入思考,积极与市地税局宣教处沟通,结合“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组织全系统各级党组织与高美村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
7月1日,驻村工作队与中共汕尾市委党校,高美村两委干部开展慰问困难党员。
目前地税局36个基层党组织按照党员人数分别与219户贫困户结成对子,要求各党组织每年至少2次在陆丰市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共同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五送”活动,各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和能力为帮扶村贫困户和困难党员送温暖、送党课、送文化、送技术以及送项目等,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使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办茶厂,让高美茶更上层楼
输血变为造血,才是脱贫的关键。这也正是深圳市地方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的目的。
高美村是个美丽的地方,有着种植面积达2000亩的茶园,方圆百里毫无工业污染,每亩年均产量达400斤,一年茶叶产量就达80万斤,高美茶属于乌龙茶系列,以农家有机肥培植、山泉水浇灌,手工采摘,荔枝木炭火烘焙制成,茶香淳厚持久,品质上乘,经济效益可观。
但是现阶段茶农都是家庭式手工加工,包装差,生产效率低。工作队为高美茶重新设计了包装,拿着淡雅的高美茶盒,麦柏强自豪地说,“学了四年的设计,终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包装经过改良后的高美茶。
为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提高茶叶产量及种植效益,减少运输等方面的成本 ,工作队及村两委计划投资234万元,在高美茶种植基地内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1500平米的茶叶加工厂,年底就可以投产。到时茶叶加工日产量可达1000斤,年产量约20万斤,满足1/4的茶农加工需求,其效率可达人工加工的30倍!贫困户可以在加工厂优先就业,创造的利润7成将分给贫困户。
在高美村的这个美丽的地方,有很多人正挥洒着理想的热血与汗水,等待它越来越美的明天。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