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汪滔在专题协商中,从自己的行业出发,讲了两件事: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和提高人才吸引能力。
关于加快行业标准
“10年前,我在莲花村创业的时候,无人机还不是一个产业。2012年,大疆推出了第一代四旋翼飞行器,开创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成为第一款可以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的中国产品。”汪滔从自己的故事讲起。
他说,去年,深圳的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300家,生产销售了全球95%的消费级无人机。可以说,无人机产业孕育在深圳、兴盛在深圳,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无人机之都”。不过,正当我们在海外市场攻城拔寨的时候,却发现国内市场拉起了警报。今年年初,成都双流机场连续9次出现航模干扰民航客机的事件,让无人机飞行安全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委等对无人机监管做出规定。而由于很多地方不熟悉无人机产业,提起无人机监管,多数只能一禁了之,大大限制了无人机的使用场景,使得新技术无法充分应用。
“各地纷纷出台的‘禁飞’条例,误伤了深圳的无人机产业。”汪滔认为,深圳是“全球无人机之都”,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意识去科学安全管理。“大疆一直致力于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安全管理,我们希望辅助政府建立一套先进的无人机安全管理方案,不仅可以确保公共安全,而且可以最大化满足无人机的应用。”
汪滔说,相信这套管理方案实施以后,一定会让深圳成为无人机安全使用的典范城市。“长远来看,我们深圳不仅可以向全世界输出无人机产品,而且可以输出城市无人机安全管理方案,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无人机安全管理的标准制定者和规则引领者。”
关于提高人才吸引能力
“壮大实体经济另一个关键是人才。实体经济要发展壮大,归根结底还是要提升高素质人才的浓度。而提高人才浓度的关键,在于加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汪滔说,十年来,深圳房价的涨幅大幅高于工资的涨幅。这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不足,二是对人才吸引力大大下降。汪滔认为,深圳本土培养的人才非常少,每年都要引进数万名大学毕业生。但现在各大城市对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一旦毕业生在一个城市就业、成家,基本上很难再“挪窝”。
因此,汪滔建议,在全市范围内修建供应届大学生入住的人才公寓,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使大学毕业生来到深圳的时候可以免费住半年。“这样的人才公寓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居住空间以及紧密的社区氛围,就像坐落在城市里的大学宿舍,让全国大学生可以在这里通畅地交流,不用考虑租房压力,也不用一个人孤零零地闯荡。不仅可以带来思想的碰撞,也可以增强他们对深圳这个城市的认同。”汪滔认为,如果有这样的人才公寓,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来深圳工作、创业。
“相信只要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问题,深圳依然可以聚英才而用之。”汪滔说。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