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国家行政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公布的对我国32个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结果显示,浙江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居首,广东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跻身”前十,排第九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提升新常态下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已成为政府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该蓝皮书从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标准度、在线服务成熟度四个维度出发,对32个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行了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区域间仍存在差距,亟待缩小。
蓝皮书分析指出,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平均值为77.70,17个省级政府的指数超过全国指数平均值,占比为53.13%。与2015年相比,超过平均值的省份增加2个。
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排名通过对省级政府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进行排名,总体排名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为:浙江省、贵州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甘肃省、广东省和重庆市。其中,浙江、贵州和江苏3个省级政府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为非常高(超过90),占比为9.38%。
该蓝皮书通过对比2015年和2016年各地区排名,结果显示,近年来,浙江、贵州、江苏、福建和广东等地区,以“互联网+”思维转变传统观念,通过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促进政府职能“大转变”、政务数据“大整合”、行政效能“大提升”,网上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两年来在调查评估中表现较为稳定,成为引领发展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典型示范。江西、山东、重庆等地区,以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和构建“全省一张网”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突破口,省级统筹的一体化平台相继上线开通,政务服务标准化和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区域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步明显。湖南、湖北和四川是全国较早依托互联网开展政务服务的地区,但出于其他省份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工作力度较大,加之自身网上服务平台迭代更新相对滞后等原因,2016年排名有不同程度的退步,网上政务服务工作进展相对缓慢。西藏、河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近两年排名相对较为靠后,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该蓝皮书分析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七大地理区域内各省份数据可知,华东和华南2个地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指数较高,东北地区紧随其后,以上3个区域的总指数平均值总体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华北、西北、西南和华中4个地区的总指数平均值相对较低。
调查发现,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上处在政府强力推进的良好发展环境中,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整体来看,虽然各地区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综合两年评估数据分析来看,发展较好的省份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公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人力资源等因素影响,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应用服务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西部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可能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发展的短板。下一步,应在“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契机下,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大对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