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打通政策服务最后100米,提升政府服务兑现力

读特记者 赵新明 通讯员 张栋 文/图
2017-07-21 11:59
摘要

福田区今年围绕“整体统筹、整体规范、整体运营”的工作思路,突出企业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创新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打造“清单式、模块化、专员制”的服务模式。

好的企业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好的环境离不开好的政策,但政策出台了,却时常因为企业对政策适用范围、落实程序等缺乏及时、准确的了解,导致实际效果打了折扣。如何实现企业与政策的精准对接,打通企业创新发展的“任督二脉”,让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福田区针对企业关注的“营商便利、政策优惠、发展机会”三大焦点,构建整体统筹、整体规范、整体运营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以“标准化、专业化”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高价值服务,降低企业协调成本、经营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提升政府服务的兑现力。

产业资金体系汇聚企业发展合力

日前,福田区企服中心联合福田区企业联合会、福田区企业家协会在福田保税区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福田区2017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宣讲会,吸引百家企业到场,现场座无虚席。

一场宣讲会,缘何能够吸引企业纷至沓来?参会代表冯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缘由。“福田产业资金政策很实在,譬如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解决了我们初创企业实实在在的困难。如果不听,‘损失’会很大。”

资金短缺,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一直以来,福田区高度重视对企业支持与服务,并高标准、高品质、高起点设计实施产业资金政策,发挥产业资金带动人才、空间、技术等发展要素的核心作用,有效激发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与动力,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福田区自2012年起实施产业资金政策,已累计向辖区7300家企业提供了22.71亿元资金支持。除了帮助了初创期企业渡过难关,助推创新创业中小微企业发展之外,还促进了总部经济、金融业企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推动了服装行业、建筑行业、工业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

顺丰速运今年成功上市,在资本扩容的同时上半年员工队伍和业务收入双双扩容,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目前已有42万名员工。在实体经济面临考验的转型期,交出了“逆增长”的成绩单。

资源在此汇聚,市场由此开启,标准在此落地,机遇因此诞生。福田是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地,企业期盼的发展环境也对应着高端专业的标准。

福田区启动标准模式,使政府服务企业提速增效。一是推行“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优化服务流程,明确办理时限。例如简化产业资金办理流程,采取简易程序、专责小组会议、联审会审批三种办理模式,其中46个项目采取简易程序办理,办理时限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提速60%;114个项目通过专责小组会议审批,办理时限从3个月压缩至2个月,提速30%。受理办理过程做到“零投诉”,审计结果显示所审支持项目通过率为100%。二是建立产业政策统一申报网,跨部门跨项目申报信息互通,压减产业资金申报材料30%,企业申报首次成功率提高至95%。

政策无死角,办理无障碍,产业资金政策及相关服务,获得了福田企业的一致好评。期间,福田区政府也连续四年获得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授予的“金秤砣奖”。

以标准化引领企业服务改革创新

福田作为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高地,拥有全国建装百强企业47家,占半壁江山,2016年辖区文化产业增加值312.82亿元,创意设计行业占据七成以上。

今年以来,福田区继续高位求进、深度发力,重点推出建筑装饰行业“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为中国建筑装饰产业新一轮新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包括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区拓展空间,打造建筑装饰企业总部基地、建筑装饰设计创意园区;颁布国内首部专门针对建装设计行业的扶持政策——《福田区支持建筑装饰设计行业发展若干政策》,以落户支持、园区建设支持、资质认定支持、贷款贴息支持、经营贡献支持和设计师支持等组合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17年先期筹措2亿元扶持资金……

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毅认为,福田区政府拥有一支高效、实干、创新的管理团队,在经济发展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营商环境;在民生发展上,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在创新引领上,有关政策资金和新材料新业态以及市场拓展联系在一起,企业只有创新项目才能拿到资金,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创新。

近年来,福田区坚持以标准服务引领企业服务改革创新。福田区企服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从源头到终端全流程规范政府的服务行为,构建“福田区政府服务企业标准体系”。

一是制定管理标准、业务标准、行为标准83项,对企业服务进行从源头到终端“全流程”规范管理。

二是标准化体系界定服务边界。通过标准化体系,明晰服务原则和服务内容,构建管理标准、业务标准和行为标准。达到“整合、协同、优化、可预期”四大效果。

三是指数化显示服务绩效。创建了满意度指数和营商指数模型,使政府和企业可实时了解福田营商环境。

“福田区政府服务企业标准体系”获得国家标准委的认可,成为我国首个企业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2017年3月,已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中期验收。其中,政府资源整合服务也被《深圳特区报》评定为2016年最具创新精神的基层改革第一名。

同时,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群,助力了福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福田全区经济建设实现大步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以上,税收总额、金融业增加值等五个主要经济指标纷纷超越“千亿元”。

“专员服务工作制”打通政策惠企最后100米

打通从政策红利到企业创新土壤的最后100米,让政策快速落地,精准落地。

福田区今年围绕“整体统筹、整体规范、整体运营”的工作思路,突出企业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创新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打造“清单式、模块化、专员制”的服务模式,率先在全市建立重点企业专员服务工作制度,对辖区1000家重点企业实施定向服务,以此提升企业服务专业化水平,解决企业政策知晓度低、跨部门办事协同难、政府承诺兑现慢的痛点,满足企业一站式、精准化获取政府政策的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高价值的服务。

一是增强“感知力”。针对政府对企业需求了解不透彻、不及时的问题,通过常态化培训、走访企业、企业需求诊断等方式,提高企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企业需求和企业困难的感知力。

二是提升“整合力”。深化推动政府资源一体化组团式管理,加大对产业资金、人才住房、产业用房、人才服务等资源的整合力度,撬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社会资源,以清单式为企业匹配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资源整合力。

三是强化“兑现力”。加大企业服务专员对企业办事的引导,合理分析企业需求,提高企业反映问题办理,积极推进跨部门问题协调,缩短审批流程,加速政府部门对企业承诺事项的兑现,做到“办事有引导,问题快协调”。进一步提升福田营商环境,实现安商稳商引商聚商。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是新成立的协会,成立初期在推动行业发展对政策不熟。为此,企服中心多次政策解读为该协会提供了高效的学习途径。“开放的微信宣传平台,定期沟通会,线下服务平台等项目,也使得我们协会深刻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和工作上带来的便利。”协会副秘书长杨洁琼认为,对协会开展的综合评估,不仅加强了协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其细致的服务和引导,也给协会提供了深入实践学习的机会。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通讯员 张栋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