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怎么样了?扭亏为盈营收长10倍!
读特记者 邹媛
2017-07-19 21:57

近两个月以来,四大行纷纷“联姻”互联网巨头BATJ,让“银行+互联网”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7月,我国首批两家“纯血统”的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相继发布2016年年报,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双方均在2016年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微众银行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10倍之多,且开始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1亿元。

互联网基因优势渐显

据微众银行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其去年营业收入为24.49亿元。从历史数据来看,其2015年营业收入为2.25亿元。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其营收增长了10倍之多,这也让微众在2016年成功扭亏为盈。

再看网商银行,据年报显示,其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26.37亿元,增长速度在9倍左右。同样,网商银行也在2016年打了一场“翻身仗”,从2015年的净亏损6874万元到2016年净利润达3.15亿元。虽然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高于微众银行,但后者的利润却高于前者。

记者梳理双方年报后发现,虽然两家银行的具体业务不尽相同,但其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所带来的优势已经可见一斑。先看微众银行,在消费信贷出现快速增长的今天,其拳头产品“微粒贷”业务,借助腾讯强大的社交数据及科技的力量,其贡献的利润占到整个银行盈利的80%左右。

根据年报显示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微粒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987亿元,平均单笔贷款约8000元。而记者了解到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7年5月15日,“微粒贷”累积发放贷款总金额已超3600亿元,总笔数4400万笔,笔均放款8200元,最高贷款日规模2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20万笔。

相较而言,依托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优势,网商银行则更倾向于打造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生态圈,主要面向电商客户以及农户,以“网商贷”和“旺农贷”为主。截至2016年12月底,网商银行的旺农贷产品在全国25个省271个县市的6624个村点推开,平均放款金额近5万元;信贷余额中约11%为涉农贷款,余额客户数26.8万户。

打开蓝海未来仍可期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幅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银行开始走上好日子,也绝不代表传统银行到了被颠覆的时候——其负债能力能否跟得上资产规模的扩张,也许是这两家银行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正如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年报中的自我评价一样,其负债结构仍然单一,存款和理财业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内部管理流程和机制仍需完善。

从年报的数据来看,微众银行对同业负债依赖更大,微众的负债总额为452.92亿元,其中客户存款只有32.97亿元,同业存入的占比达到78.0%,另有4.5%的拆入资金。可以说,微众已经成为一家“资金批发银行”。

而网商银行对同业拆借的依赖则更小,从其年报数据来看,2016年其负债总额为572.76亿元,比微众多了近120亿,其中客户存款为232.12亿元,同一时期微众银行只有32.97亿为微众的7倍。

“微众对同业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源于远程开户政策的推进陷入停滞。”业内人士分析,在无法开展存款业务的条件下,微众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同业合作”模式的联贷平台。由微众提供客户筛选、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服务,合作的金融机构则提供资金。目前在微粒贷联贷平台发放的贷款中,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机构提供。

业内认为,互联网银行起步较晚,形成的营收与利润基数都比较低,因此2016年的大幅增长并不意外,但也已经足够惊喜。“在传统信贷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阶段,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利用自身互联网优势、聚焦特定领域,打开了互联网银行的蓝海,或将反过来促进传统银行更深度‘触网’”。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