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遗产继承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各界关注,遗产官司常常吸引眼球,2021年1月1日,新鲜出炉的《民法典》正式施行后,从1985年起施行了35年的继承法将被替代。在深圳婚姻家事领域资深律师、深圳律师协会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杜芹看来,《民法典》继承编亮点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打印遗嘱的效力、遗嘱执行人的指定……这些新的呼声推动了继承新规相关内容的出台。
顺应时代,新增录像、打印遗嘱形式
杜芹介绍,《民法典》继承编删除了原《继承法》第二十条“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的规定,这意味着,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将不再优于其他形式的遗嘱。
结合“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的新规,《民法典》实施后,已设立公证遗嘱的人,如需变更或撤回所立的公证遗嘱,可不再特意前往公证处办理撤销遗嘱的程序,而是重新设立新的其他形式的遗嘱,也可以达到立遗嘱人变更遗嘱的目的。
“这项新规对立遗嘱人,特别是行动不够便利的老人家来说,将会带来不少的便利。”杜芹认为,这使得立遗嘱人不必拘泥于公证遗嘱本身的形式,也代表新法对于立遗嘱人意思自治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后,还有其他立遗嘱的形式吗?杜芹表示,原《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仅有五种,分别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民法典》增加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两种形式,对不同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也发生了变化。
“该等增设主要源于时代的变化。”杜芹解释道,原《继承法》颁布时,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非常少,普通人很少考虑以打印、录像形式设立遗嘱。现在,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十分普及,打印、录像文件被广泛运用,可预见通过打印、录像形成遗嘱文本的情况将越来越普遍。 “遗嘱类型多元化正体现出我国立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步性。 ”
扩大遗产范围,侄子外甥也有继承权
网络账号、游戏道具可以留给后代吗?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财产类型呈多样化趋势,如网络游戏以及淘宝、微信、支付宝等账户,这些具有价值的虚拟财产的出现及普及,人们开始逐步重视这些财产的处分问题。对于这类财产能否继承,实践中产生的争议不断增加。
杜芹表示,原《继承法》对遗产范围作列举式规定,如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等等,并没有将网络虚拟财产明确规定在内。《民法典》从原《继承法》的列举式规定改为概括性规定,遗产认定范围就随之扩大了。“这透露出“虚拟财产可以被认定为遗产”的信号 ,是立法与时俱进的表现。”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人们的婚育、家庭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家庭只生育一两个孩子,有的甚至“丁克”,法定继承人数相应减少。杜芹介绍,《民法典》将“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被继承人的侄子(女)、外甥(女),也列入代位继承人的范畴,扩大了代位继承人的范围。 杜芹认为,这一规定,不仅让更多的个人财产留在民间,也会使得各亲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有利于树立优良家风,建设家庭文明,弘扬家庭美德。
人性化增设被继承人宽恕等制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遗产的类别和数额也越来越繁杂、庞大,还可能涉及被继承人生前债务、欠缴税款等事项的处理。杜芹指出,《民法典》新建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体系,遗产管理人是指管理被继承人遗产的人,其应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予以妥善保管、依法分割。遗产若由专人进行管理,更便于查明遗产范围和数额、更切实保护遗产、更妥善地安置、分割遗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期待随着这一制度的出台,配套规定和措施也予以补充细化,把遗产管理制度落至实处。
此次《民法典》继承编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人性化增加了“被继承人宽恕制度”。杜芹介绍,即使继承人存在某些不当行为以致丧失继承权,但只要被继承人生前愿意表示宽恕的,则该继承人仍然拥有继承权。
遗嘱继承案件的争议焦点大多在于遗嘱的真实性,对于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民法典》增加了“隐匿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这两种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首次对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的情形作出规定,丧失受遗赠权的情形同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情形一致。
此外,《民法典》继承编还明确了被继承人债务偿还的先后顺序;在遗产还债时,要照顾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特殊继承人;放弃继承时,写出来才作数。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