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池市巴马县人民医院,四处可以看到“深圳帮扶 情系巴马”的宣传图表,上面详细地列出了深圳市财政性资金帮扶项目,医院新增了麻醉机、呼吸机、高端监护仪等新设备。前来求医的病人在接受“大局”采访组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了深圳帮扶,可以就近看病了,谢谢!”
在2016年,深圳援助帮扶资金1000万元,用于巴马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及建筑铝合金模板工匠培训等。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改变村民看病就医难的状况,为巴马县及周边县约40万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过去有不少病人,都因我们医院医疗设施所限,要舍近求远到上级医院看病,现在就近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该院院长岑丹洁带着我们来到检验科、功能科、手术室,指着一台台新设施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
新增的功能科设备,包括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能开展肝脓肿、肾囊肿穿刺术、胎儿四维超声检查等新技术,通过项目的实施,患者不出县就享受到高端的辅助检查技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项目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预计年B超门诊就诊人次可从2016年的54000人次增加到90000人次。
新增的检验科设备精密度高,特别是应对大批量检测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预计生化标本检查量可由2016年的20万个增加到40万个左右。
新增的手术室设备,包括麻醉机、呼吸机、高端监护仪等。岑院长说:“特别是A5麻醉机,功能强大,可满足成人、儿童、婴儿等麻醉需求,同时能缩短手术病人等待时间,预计年手术量可由2016年的2700台次提高到3100台次。”
记者又来到巴马人民医院坡月急救站,这里主要为周边村民和游客服务,去年门诊量超过1.8万人次。站长黄铎告诉记者,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给急救站捐赠了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监测仪等价值150万元的医疗器械,让急救站的医疗服务条件大大改善了。
“在我近年的行医生涯中,有两件事特别让我刻骨铭心:有两名病人分别因为急救站的设施不足,要被送到上级医院急救,结果不幸死在半路上。如果当时有呼吸机等急救设备,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黄铎感叹说。
急救站的设施得到改善,当地村民感受最深。坡月村村民黄樱桃带着孩子前来看病,她高兴地说:“设施很齐全,大部分常见病可以就近求医,非常方便!”
深圳在河池帮扶的医疗机构不只巴马人民医院一家。据了解,近一年来,深圳帮扶援助河池市的多家医院改善了医疗服务。如河池市妇幼保健院与深圳儿童医院结对,提高医疗水平,另外,深圳华大基因向该院捐赠价值300万元的临床基因检测高通量测序仪,解决当地群众求医难问题。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