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小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坪山区主动适应快速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将花园小区治理作为区委重点改革项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的重要内容,精准发力、攻坚突破,打造了马峦街道金地朗悦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模式等亮点。日前,坪山区在金地朗悦小区专门召开现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加快构建党建引领、简约高效的城市花园小区治理体系。
一、覆盖+引领建强花园小区组织体系
支部建在小区
1.对成熟小区,指导和帮助建立党支部;
2.对新建成或在建设、规划中的花园小区,党建工作前移,动工即谋划、入伙即展开,积极动员业主党员转入组织关系,推动花园小区成立党支部,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小区治理的最末端。
如金地朗悦小区及时动员15名业主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党支部,发动53名“流动党员”参与支部建设。
选优配强“头雁”
注重在居民党员中挑选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社会能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或从机关在职干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中的党员、离退休党员中择优选配。对非在编人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的,酌情发放职务补贴。
优先将小区党支部书记依法定程序推选为业委会主任,使党支部成为小区治理“主心骨”。
比如,在筹建金地朗悦小区党支部时,发现并选拔了知音(深圳)文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恩锋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该同志团结小区党员,整合各种资源力量建设小区、服务住户,真正把工作做到了住户的家门口,有问题找党员、找书记、找支部已成为该小区业主的共识。
△ 疫情期间,赵恩锋(左一)带领党员志愿者给居民送水果
筑强小区“堡垒”
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架构,由上级党组织为小区党支部赋能。
例如马峦街道5个小区党支部,由街道党工委组织部推动实施“组团党建”,日常发动共371名党员开展治理工作。
从程序规范上赋予小区党支部引领业委会筹备和换届工作权责,指导党支部做好业委会候选人推荐、业委会议事规则和管理章程制定、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等具体工作。
△ 御园业主大会
加强小区党支部经费保障,参照两新组织党支部标准,落实小区党支部工作经费。
推动区职能部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社区小区,明确小区党支部通过党建渠道联系各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党组织,协调匹配资源推进小区治理,组织住户有序参与小区治理和自我管理。
二、驱动+赋能,提升小区治理能力水平
科技赋能
把“坪山区民生诉求系统”延伸到社区小区,开通小区支部端口,将小区党支部线上线下收集的信息统一录入系统,按流程申报上级分拨办理,将民生诉求系统打造成小区党支部的工作平台。
推进大数据在小区治理中的应用创新,借助智慧坪山数据可视化系统,定期对小区人口及教育、医疗、城建等各类民生诉求热点数据进行分析,预判小区群众需求和群众关注的各类热点、痛点问题,自动关联推送小区党支部书记和包点小区工作人员,形成小区治理“一张图”,实现小区治理的智慧化。
自治聚能
在小区内建立健全业主组织,对条件成熟的小区加快建立业委会,强化业委会作为小区业主自治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区已有15个商品房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委会。
严格执行业委会成员推选标准和进退机制,推动遵纪守法、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的业主参选业委会。
△ 金地朗悦业委会首次会议
探索小区治理党建先行机制,由街道和社区参与小区前期物业选定,社区党委提前介入小区交楼入伙,积极引导小区党员参选业委会成员,提高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
完善业委会使用公共资源、联系业主、公共议事、信息公开、化解矛盾等制度机制,推动小区业委会在社区、小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章程规定认真履职,维护业主权益和物业服务企业正当权利。
服务增能
由区住建部门牵头,开展星级物业分类评定活动,推动物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加强对优质星级物业服务企业的扶持,将小区老人日间照料、精神障碍病患防护、长者食堂、四点半学校、儿童托管等政府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事项,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积极引导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开展“红色物业”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通过建立红色组织、开展红色宣传、组织红色物业志愿者队伍等,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和物业服务管理有机结合。
△ 领导检查
三、平台+队伍,促进多方联动协同共治
搭建三方平台同向发力
搭建党支部“群众工作平台”,支部组织党员普遍联系和团结群众,牵头发起和筹备小区业主大会,对业委会进行全面纳管,并常态化开展“党建+”活动,引入政府、社会资源参与小区治理,为业主解决操心事烦心事。
搭建业委会“法定权力平台”,推动业委会用好物业服务考核和业主共有资金管理等权利,化解小区住户纠纷矛盾。
搭建物业“日常服务平台”,由物业服务企业为小区居民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
畅通线上渠道高效反馈
创建“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由党支部牵头组建小区党员先锋堡垒微信群和业主微信群,从线上全面覆盖小区居民。通过线上收集业主诉求建议,线下解决具体问题“两同步”,减少诉求反馈链条,建立畅通高效的民意收集和分拨处理机制。
针对居民诉求反映,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高频发声,以可观可感的文字图片公布问题解决进程,宣传小区治理工作成效。
例如,马峦街道各小区党支部共加入67个业主微信群可联系11701人(户),线上联系、线下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共205个。
组建专业队伍精准服务
✔ 组建党员楼栋长团队,以楼栋为单位组织住户开展自我管理,引导住户内部问题在本楼内化解;
✔ 组建居民议事会团队,支部牵头邀请活跃住户共商共议小区事务;
✔ 组建急救义工队团队,发动热心公益的住户学习急救常识和开展义工活动;
✔ 组建妇女工作组团队,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维护小区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
比如,在这次疫情中,金地朗悦小区党支部依托这些队伍,仅用1天就完成小区1017户的逐户排查工作,3天与所有未返深重点疫区人员建立通信联系;实施“菜篮子工程”提供了十几吨平价蔬菜,让群众节省开支达万元;常态开展线上直播瑜伽、厨艺比拼、心理咨询等服务百余次。
编辑 赵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