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管局志愿者支队将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经过整治后,新安五区市场告别脏乱差,变得靓丽整洁。
宝安大地,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志愿者在烈日下将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商铺店主主动清理门前垃圾,菜市场经营单位为摊主购置垃圾桶,环卫工人开展大清扫、大保洁,文明宣传牌遍布全区各个角落,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全民共识。
连日来,为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亲自检查督导,区领导,各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124名网格长和四大国企动员全区力量,坚持“大保洁、大清扫、大整齐、大整改”,重点对集贸市场、商业街区、汽车站、医院、学校、服务窗口、公园、公共文体场所、主要交通路口、公共厕所、垃圾站点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强力监督、铁腕整治,解决文明创建工作的痛点难点,形成文明提升长效机制,让创建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截至7月11日,全区共出动95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122891个,发现问题126052个,当场整改103739个,当场整改率为82%,尚未整改完毕的问题将于两日内全部整改完成。
扭住痛点 集中优势兵力逐一排查整治
“各级各部门要向最短板的地方、五大痛点挺进,逐一排查整治、逐一达标验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上周末,黄敏等区几套班子领导、124支网格队伍,用脚步丈量宝安大地,2天时间,脚步遍及全区十个街道的集贸市场、商业街区、汽车站、医院、公共厕所、垃圾站点等场所,黄敏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要马上补短板,抓整改、抓落实,特别是要将农批市场、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点)、自行车机动车乱停放等五大短板、痛点,作为近期重点整治领域。
据悉,为明确工作职责,宝安将每个社区的14类重点场所详细列举,并一一分配到在网格中担任网格长的领导和公务员,制作便于随身携带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明白卡》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负面清单》小折页,分发给每一个工作人员,详细列明检查内容、测评标准和30项可能被扣分的负面清单项目,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查阅、比对检查。124个网格长既当行动员、又当督察员,带着明白卡、负面清单、评分表“3件法宝”,对标明白卡,精准发力、有的放矢;紧扣负面清单30条,盯死看牢、严防死守;按照评分表逐项检查打分,一份给社区立行立改,一份给督查室“盯、关、跟”。
宝安精准对标、突破瓶颈短板。以环境卫生为基础,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大巡查、垃圾减量分类教育活动,标本兼治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顽疾;以交通秩序为突破,通过开展“猎虎”“禁摩限电”等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等方式确保公共秩序井然有序;以生态环境为重点,明确“河长”责任制,启动“蓝天保卫战”,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强化志愿服务引领,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内在动力。
全员参与 全天候全覆盖开展创文工作
打造亮点 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惠民生
4月13日,宝安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千人大会,对创文工作作部署、交任务、提要求、抓督办,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区委常委、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创文工作领导小组。
7月4日,宝安再次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攻坚推进动员千人大会,对创文工作进行再动员,将区领导和正处实职干部安排担任全区124个网格的网格长,其他两千多名公务员安排进入网格,负责具体点位的巡查,重点是查找创建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痛点。
在街道层面,宝安一方面把所有力量分配到各社区,在创建一线战斗;另一方面借助四大国企、外包企业等力量,每个街道至少组织一支万人以上队伍,大兵团作战、大人海战术,争取重点区域实现质的变化。
在社区层面,社区党委带领居委会、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群团组织,把联防队员、治保员、民兵组织起来,把社区群众调动起来,共同支持创建、参与创建。
文明创建大家齐参与、共努力。宝安组建了交通文明秩序专项整治千人队伍、志愿者服务万人队伍、群防群治十万义警队伍,切实做到186个路口有“路长”、66条河有“河长”、楼栋有“楼长”,自文明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开展卫生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交通秩序管治等15大专项行动3000余场。
为发动全民支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宝安开展由区领导带头入户宣传活动,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无缝覆盖宣传模式,共开展入户宣传活动124场;发挥社区网格员和文化钟点工队伍优势,建立兼职“文明监督员”队伍,入户宣传并派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宣传资料80余万份。全区发布单块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公益广告36面,超过测评规定任务的20倍;全区政府投资的项目建筑工地围挡均实现了100%刊载公益广告;制作更新公交候车亭公益广告1870面;10个街道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7月中旬将全部完工。
“要让创建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支撑宝安长远发展,提升宝安的竞争力、吸引力。”黄敏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利用创建契机探索出宝安文明提升的长效机制,让老百姓受益。姚任指出,文明创建是惠民工程,要通过创建提升宝安市民生活质量。
“现在市场干干净净,没有异味,在这里买菜心情也舒爽多了。”7月11日,在福中福市场,一名女士看到前来检查市场环境工作的区领导时为文明创建工作点赞。
7月10日,全区城中村、农贸市场整治工作现场会召开,宝安将会议搬进甲岸社区和福中福市场,组织各单位、各街道对照标杆,取长补短。据悉,福中福市场有256家店铺(档位),整治之前存在卫生环境差,流动商贩乱摆卖多,车辆乱停放等情况。今年以来,西乡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大整治、大参与行动,从垃圾收集点、“三乱”等5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使市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市民买菜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宝安市民也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在宝安客运中心,文明引导员擦亮了服务窗口;在各人流密集路口,城管志愿服务队将共享单车摆放得整整齐齐;甲岸社区解决了脏、乱、差等难题,摇身一变“靓花园”;塘下涌社区文化广场的公厕内,卫生丸、洗手液等清洁用品一应俱全,还设立婴儿护理台,地板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全区约200个在建项目工地实施围挡、文明施工,建筑工地清洁、美观,没有扬尘;而热心奉献的宝安义工每天都有许多正能量的故事在全区传播……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