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创新优势求合作 金融科技扩充银行“朋友圈”

读特记者 张程
2017-07-12 20:22
摘要

互联网巨头携手传统银行搞合作已成潮流。一段时间以来,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先后与多家银行携手,在账户、数据、技术等多层面拓展合作空间。

互联网巨头携手传统银行搞合作已成潮流。一段时间以来,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先后与多家银行携手,在账户、数据、技术等多层面拓展合作空间。业内对此指出,银行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模式齐全,但互联网巨头在数据积累、场景、营销以及模式探索上有着相对优势,双方通过合作来补齐短板,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靠科技拓展金融服务渠道

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银行的合作节奏不断加快。近日,京东金融联合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业界首张“信用”主题的联名卡,并宣布与工商银行达成合作;百度金融与农业银行将携手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身份识别、智能投顾和智能客服五个领域共建应用;蚂蚁金服也于3月与建设银行协定推进线上线下渠道业务合作,并于日前加码海外市场,与西班牙第二大银行对外银行签下了合作协议。

银行对发展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诉求同样十分强烈。近年来,不少商业银行在布局金融科技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如设立商城、推广手机银行、布局直销银行等。此前银监会曾指出,要求大型银行在今年内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设立。

而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报告,截止2016年年初,我国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机构共有1000多家,而与京东金融合作的银行目前已达到400家,几乎占了我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事实上,该公司通过科技能力全面服务金融机构的战略正日益清晰。

开放合作而非封闭竞争

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开放融合,是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金融科技的核心价值是解决传统金融模式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由此产生的高风险、高成本等问题。因此金融科技正逐渐成为银行转型的驱动力。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认为,公司的定位是服务于金融行业的科技公司,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更多担任的是“服务者”的角色。“我们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更多是开放、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封闭、竞争。”

“如果说此前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是单纯为其提供入口或者渠道,那么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让人工智能的分拆成为可能,让能够输出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更多深层次的金融场景里合作。”百度副总裁黄爽认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进行应用,并且提炼出技术能力,这和金融业务本身的场景有了结合的可能。

业界指出,虽然银行缺少用户行为数据等内容,但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资金实力、业务丰富程度上则逊于银行。“金融科技在基础设施层面是数据,在应用层面则是金融业务,无论是从业务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双方的关系都是合作大于竞争。”

银行正处在“进化期”

与互联网巨头较早开始布局金融科技不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机构近年来才渐渐注意到互联网巨头身上蕴藏的优质资源——例如大数据和风控上的科技创新,巨大的获客量及海量消费者行为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系列核心资源,恰恰正是银行所欠缺的。

因此,在互联网冲击之下,银行“求变之心”日益迫切。“金融科技创新正在加速重构银行经营发展的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金融科技中的产品创新能力、大数据风控能力以及互联网运营能力,有利于银行实现业务快速成长与迭代。”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认为。

另一个现状是,目前数以千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在崛起,人们的理财手段不仅越来越不限于银行,办理业务也是足不出户,敲敲手机即可。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批准各银行约565家支行、分理处、储蓄所、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停止营业,而2015年全年这一数字仅为191家。

对此,深圳某银行业人士认为,银行业如今正处在“进化”的关键期。“在业务、运营上的压力确实是与日俱增,因此在战略、思维、人员水平层次上,银行需要顺应时代改革进化,运用金融科技的技术支持来弥补产品、运营、系统上的短板。”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