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目前,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广西百色、河池两市有6个未摘帽贫困县,9.3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这些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成为今年深圳脱贫攻坚任务的“硬骨头”。深圳正以先行示范的要求,向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发起冲锋。
一、民生之本
6月9日,一场粤桂扶贫劳务协作就业欢迎会在宝安人才园举行。98名广西都安籍来深就业人员一踏上深圳,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他们即将成为欣旺达等13家深圳企业的员工。
近期,在当地人社局协助下,宝安区人力资源局派驻广西都安、大化前方的工作组在20天内走访摸排26个乡91个村,主动为这两个未脱贫的极度贫困县待业人员来深务工牵线搭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帮助贫困户实现“造血”功能的重要方式。隆林县是全国52个未脱贫县之一,每年有近10万劳动力外出务工。面对部分人员外出就业受阻的情况,深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劳务工建档立卡,提供更精、更细的服务。
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宋晓军告诉记者,“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粤桂扶贫协作劳务服务中心,通过这个中心把我们这些返流的贫困劳动力再一次输送出去。我们和罗湖区人社局进行紧密的衔接和沟通,回流的300多人里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已经重新上岗就业了。”
二、“造血功能”
一方面拓展外出务工岗位,一方面稳固当地就业机会。家门口崛起的一座座扶贫车间也让贫困户吃下脱贫致富的“定心丸”。在广西罗城深圳援建的仫老家园,贫困户庞水娣一家不仅住上了100多平米的新房子,还在家门口成功就业。“出门几分钟就能上班,相比以前,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庞水娣说。
应对疫情,深圳帮扶力量着力解决运输难、原料缺等问题,让扶贫车间及时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深圳援建的180个扶贫车间复工率达98%。今年以来,深圳在百色、河池新建29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数2869人,含贫困人口1149人。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亲自抓、负总责。201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24次会议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和脱贫攻坚工作。针对深桂扶贫协作,市委书记王伟中强调,要坚持持续“造血”,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确保贫困群众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来源,实现稳定脱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深百产业园、深巴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等扶贫产业园成为了当地经济的引擎。去年底,首台带有“河池造”标签的智能手机在河池·环江工业园区下线,这个由深圳华威世通科技公司投资的项目,已为当地300位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三、长效机制
通过“建基地、树品牌”,深圳为当地建立起消费扶贫市场化、长效化机制。包括茂雄集团在内的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广西,另一方面,多种有条件的广西农产品被纳入深圳“圳品”管理体系。同时,深圳还通过加大当地农产品分拣、包装、冷藏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从农产品到商品的“最初一公里”, 并与万家、天虹等商超签约,完善从商品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主要是在产业链条对接跟完善这一块加大力度”,据挂任百色靖西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巫伟航介绍,“目前我们正为了把例如大香糯和山楂等地理标志的产品做成‘圳品’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四、携手帮扶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包括中国平安、腾讯等多家深圳企业与广西挂牌村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深圳市质量协会联合20家深圳行业协会建立了“深圳市社会组织广西扶贫协作联盟”,按照当地所需,实施了道路硬化、水柜修缮、文化设施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发力,助推挂牌的县和挂牌的村如期脱贫摘帽”,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邝兵表示,“有的对口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已经和我们的挂牌督战村结对完毕,有一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五、久久为功
当前,深圳对口帮扶涉及9省(自治区、直辖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过310亿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只有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才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资金的保障已经达到了8600多万元,远远高于往年。同时在人力上,我们选派三名干部全面介入”,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广西百色田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孟强说:“我们将竭尽全力来保障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
深圳市扶贫合作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卫翔表示:“现在我们有九位市领导挂点到广西的17个县开展扶贫工作,同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督战方案,形成合力,大力推进,确保今年不折不扣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编辑 赵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