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前浪后浪齐聚关馆,看深圳中青年艺术家表达“当下”

读特记者 谢晨星/文 高雷/图
2020-06-10 15:17
摘要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起经历了疫情,经历了新的思考,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艺术家们对这种差异和共存产生了更为直观和不一样的创作内核,从而展示出一种富有探索试验性的观感。

2020年,在经历各种变化和发展之中,深圳艺术家通过各自的感受和领悟,用自己的画笔反映和记录这个特殊的年份。6月9日,“当下·前浪后浪——2020年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一楼A/B厅展出。展览展出了陈湘波、梁宇、钟曦等27位艺术家创作的油画、水彩、水墨、版画等50余件艺术作品,将免费展出至6月28日。

本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继2017年首次作品亮相之后的第四次成果总结。参展艺术家们是深圳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年龄跨越了青年、中年,其中既有梁宇、陈湘波、文祯非、陈向兵等画作丰厚的艺术家,也有方晓龙、马顺先、帅彬、黄宏武、刘向东等中年艺术家,更有赵伟东、薛扬、程平、陈濯非、张家梁等青年艺术家。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他们既是艺术家群体中的“前浪”“后浪”,也代表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前浪”“后浪”。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差异,却无法确切划分他们的界限,他们就是这样既融合着又变化着,无限绵延,共生共存。

△陈湘波 《静寂时节2》 纸本水墨 81x55cm 2020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起经历了疫情,经历了新的思考,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艺术家们对这种差异和共存产生了更为直观和不一样的创作内核,从而展示出一种富有探索试验性的观感。例如,陈湘波的《静寂时节2》不再是大家熟悉的工笔画,而呈现出一种实验性的水墨;陈濯非的《节日系列》,则将壁画搬到纸上,让观众看到不同的工笔人物。

△陈濯非与《节日系列》

陈湘波表示:黄河之水川流不息,它是“前浪”与“后浪”的交融,无法断裂,无法截取,只有无限的“绵延”,生生不息。用“前浪后浪”作为这个特殊年份的“当下”展主题,正是我们对2020年新的思考。

△梁宇《群众体育中心》纸本水墨 68x136cm 2015年

△钟曦《异度空间-2》 版画 45x62cm  2017年

△陈向兵《春意》油画 90x90cm  2018年

△张闯《歌声远去》 布面油画 50×60cm  2019年

△郝强 《肖像2》布面油画 120×190cm 2019年

△梁剑《圣山系列7》布面油画 100×120cm  2020年

△方晓龙《大地无声》纸本水彩 56x76cm  2020年

△刘向东《竹苑1》布上丙烯 70x50cm 2020年

△王子蚺《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纸本设色100×50cm  2020年

△薛扬《时间之外》布面油画 120x150cm 2019年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谢晨星/文 高雷/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