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面
1、4月份以来,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三大商品交易所连续发出近二十道“金牌”,为狂热的市场降温。4月28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继续回落,黑色系走势分化,化工品、农产品整体走软,市场降温明显。市场普遍不认同“商品牛”之说,而是将此轮上涨定位为长期熊市下的超跌反弹,并呼吁理性对待商品期货市场异动,冷静投资。
2、市场流传已久的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指标调整事宜,可能已经悄然落地。4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发布一季报。数据显示,工行一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为141.21%,低于此前监管层统一划定的150%红线。而工行季报称,所有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工行的情况并非特例。26日晚间已率先发布一季报的中国银行,其一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也首次低于150%,为149.07%。
3、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证监会一直采取的是高压态势。4月28日,证监会一天之内公布了1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陈勇、唐隆、李俊、吴峻乐等11名当事人和深圳市中鑫富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罚。具体看,有4名当事人因为内幕交易平潭发展受罚。
4、猪肉价格或将推升4月CPI,蔬菜价格有望大幅回调。
5、深交所:9:25-9:30期间不再接受竞价交易申报。
6、深圳试点现房发售,中小房企首当其冲。
中观面
1、截至4月28日晚,沪深两市共有217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这些公司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3.44亿元,同比增长14.09%。其中,电子元器件、通信、基础化工等行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农林牧渔、钢铁有色、采掘、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业绩分化较大。
2、截至4月28日,沪深两市合计有超过70家上市公司披露90余宗所购资产的2015年业绩未达到承诺水平,在当年有业绩承诺的并购资产中占比约为20%。面对协议上的白纸黑字,一些承诺主体试图通过修订补偿条款来逃避补偿责任,目前已至少有6家公司提出并同意修改补偿条款,其中焦作万方更是干脆彻底放弃对交易对方的追责。
3、截至4月28日,从已披露一季报看,国家队成为40家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银行、软控股份第一大流通股东;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则现身逾30家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现身浙能电力、贵人鸟的第一大流通股东。
4、曾经风光无限的煤炭、钢铁行业成为2015年上市公司亏损的重灾区。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58家煤炭、钢铁类上市公司已披露2015年年报。近九成煤炭钢铁企业亏损 重组助去产能“破局”。
5、年报业绩“地雷”的爆炸接近尾声,但信用债风险的释放仍未结束。市场人士表示,随着企业债年报数据披露完毕,预计未来几个月的企业债评级下调会较往年更为频繁,较大规模的评级调整可能令市场负面情绪加重。
6、就在“退市博元”距终止交易并被摘牌的时点越来越近之际,部分已退至老三板市场的公司恢复上市的预期却越来越强。
微观面
1、在通过精准押注江苏宏宝而“一战成名”后,“蝶彩系”各个季度的持仓动向便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此番其通过收取财务顾问费的方式,或将拿下三房巷5%的股权。
2、中国石油今年首季又亏损138亿,金额超过去年第四季度。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