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近期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深圳市电动自行车备案登记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电动自行车备案登记又有新进展,记者6月9日从市交警局获悉,我市原特区外将全面启动备案试点,龙华、龙岗、坪山区及大鹏新区的备案试点工作计划于下周启动,已备案登记上牌车辆将实现智能化管理。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宝安区新安街道辖区一家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门店,店铺内整齐摆放着待售的车辆,其中不少已经挂上了备案登记号牌。店铺内设置有学习角,市民如果想购买备案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可挑选车辆,并人脸识别录入个人信息,在学习角进行交通安全配培训,一系列操作约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购车、培训、上牌全部完成。“我们开始配合有关单位进行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后,销售量也有所增长,约长了三分之一左右,也是缓解了我们的一个经营困难。”店长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宝安区副区长蔡凡介绍,备案试点工作以来,由于市民必须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所以电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显著提升,至今未发生备案电动自行伤亡事故。同时,通过推行带号牌销售政策,硬性要求所有参与试点的门店禁止销售超标车,进一步规范电动车销售市场行为,为超标车退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午12时许,记者赶到光明公明社区,虽然是午饭时间,但是社区工作站的备案登记工作点上依然是一片忙碌。由于6月15日起超标电动自行车将不再予以办理过渡期号牌,不少市民赶在日期前抓紧办理。“我们通过摸底,社区约有存量电动自行车1.1万辆,目前已经完成备案1万多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公明社区工作站副书记黄梓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记者看到,现场有10多辆超标车等待安装号牌,他们均是提前通过线上备案申请,通过线上、线下的安全学习和培训,到工作点上由快递人员安装备案号牌。
经过2个月的推进,宝安、光明两区共完成系统注册95.66万人,生成备案标识号牌87.56万张,安装79.24万张。今年以来,我市共发生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90起,造成19人死亡82人受伤,环比分别下降33%、10%、43%,电动自行车备案驾驶人交通事故零伤亡。宝安、光明两区,共接报涉电动自行车举报类交通警情195宗,同比下降11.4%;共发生涉电动车事故警情4017起,同比下降9.5%;涉电动车盗窃警情961起,同比下降10.9%。
市交警局副局长冯新毅介绍,以宝安、光明为起点全面推动原特区外其他区域的电动自行车备案试点工作,计划从下周开始联合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启动龙华、龙岗、坪山区及大鹏新区的备案试点工作。 对于已经备案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交警部门将结合道路的信息化监控设备实现自动感知,进而在交通、治安、消防、社区管理四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