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插花地”:隐患重重 居民呼吁整体改造
记者 冯庆 实习生 苏雷 文/图
2016-04-28 16:58

603918973188474113

高70多米的挡土墙紧挨着居民楼。 

连日来,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第165栋居民楼南侧挡土墙的重大安全隐患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关于二线“插花地”整治和棚户区改造的话题再度成为市民议论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再度来到位于“插花地”的罗湖区木棉岭社区、马山社区和布心山庄等地时,当地居民纷纷向记者诉说居住在这里的苦恼。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生活在“插花地”的居民,主要面临着房屋质量差、人口密度大、边坡多和消防设施薄弱等几大安全隐患问题。近年来政府部门下了很大力气来改善,但居民们呼吁:“插花地”的整体改造仍然迫在眉睫。

数万人出行全靠一条路

马山及木棉岭社区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两个社区只有稻花路一条双车道坡路与金稻田路连接。由于坡度非常陡,且路上常有行人穿越,记者每次驱车上去时都不免暗捏一把汗。即便不是交通高峰时间,也常在坡上被堵。

令人惊心的是,这条并不宽敞的道路,竟然肩负着周围马山社区、木棉岭社区、长排社区约七八万居民的日常出行,一旦发生大型灾害,这条路也是唯一的救援“生命线”。

稻花路上只有一边宽约一米的人行道,约60度的陡坡上还时常有摩托车呼啸而过。“每天晚上一到下班时间就堵,而且坡陡。我们最害怕发生大火灾,消防车根本上不来,那个后果根本不敢想象。”马山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插花地”上许多房子质量堪忧

记者27日11点多来到木棉岭社区时,工作人员正在第165栋居民楼周边进行沉降监测。第165栋附近仍然围聚了不少居民,对这里的安全状况非常关心。

记者从街道及社区工作站了解到,“插花地”上的许多房子质量堪忧。特别是在2003年罗湖区正式接管“插花地”并成立东晓街道办事处专门管理之前,曾出现抢建现象,这批抢建的房子质量如何无人得知。工作人员日夜巡查,已发现一些房子出现裂缝。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登上一栋6层楼的楼顶,从楼顶往下望可以看见楼体部分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纹,整体还有些倾斜。由于地处楼顶,这处裂纹并不容易发现,还是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看到的。

房子质量存忧,人员密度却很大。据了解,这些楼间距很小,大都是“握手楼”。本来每层楼大约一梯两户,每户两房一厅共100多平方米,有的却被分隔成5间甚至6间房,有的一栋房子租住了多达上百人,还有不少“二房东”再把房子间隔开来转租出去,“一租再租”情况也不少。

人员密度大,主要还是房租低廉。记者看到一份招租广告显示:单房只需要500-600元,一房一厅700-800元,两房一厅约1500元。一位在福田电子公司上班的湖北人万先生对记者说,他们夫妻两人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两房一厅租金才1000多元,“这个价格如今在市区哪里去找?”

边坡存隐患 用水用电不放心

东湖街道辖区也有着不少危险边坡,其中就包括列入今年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布心山庄东区。

记者昨日下午走访了布心山庄东区的边坡地带。沿着布心山庄东区第55栋到第66栋共有11栋5层高的楼,近700人就生活在这边坡之下。近年来经过政府的不断治理和维护,没有发生较大的危险事件。但采访中不少居民向记者道出隐忧:万一发生了安全问题,受害的就不仅是这11栋楼的居民,倾斜的边坡会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般祸及整个布心山庄东区。

从翠荫路上到布心山庄东区第55栋边坡,也只有一条道。居民出行需要沿着一条近30度角的斜坡不断往上“爬”,并不宽敞的道路也只能容许两个方向的车勉强通行,万一前面有人停车,整条路就堵住了。“这里的坡太陡了,曾经有一位司机试过刹车没刹住滑了下来,如果不是有自动售货机挡住,那直接撞进社区工作站里面了。”布心山庄东区的电工刘先生回忆起这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我们1998年就过来这里住了。相比2003年办事处成立以前,现在环境已经好多了。最大问题就是水和电。很多水管生锈,打开龙头流出来经常是发黄的生锈水。还有很多房子乱搭电线,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天气一潮湿,就容易短路甚至引发火灾。”潘叔是一位来自河源紫金的客家人,在布心山庄生活了近18年,切身地感受过这里的许多不便。

他和记者说,“插花地”存在着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由于山高,供水很多要通过二次供水甚至三次供水。多次加压导致水的成本变高,而且水费不是直接抄表到户的,比较贵。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排污管道小,经常会堵塞,一下雨,污水就会混着雨水溢出地面上来。

潘叔说:“听说市里和罗湖区准备大力推动‘插花地’整治和棚户区改造,居民们拍手欢迎。希望能够规划得整体一点、规范一点,能有学校、有社区运动的地方,有配套的设施。”

编辑 欧阳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