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唐高僧玄奘的传奇史诗巨制《大唐玄奘》即将全国公映,27天下午,影片导演霍建起携主演蒲巴甲、连凯、楼佳悦莅临深圳,在东方银座大酒店举行首映发布会,谈到拍摄初衷,霍建起坦言:最初就是对真实的“唐僧”感兴趣,但拍摄过程却被玄奘大师的人格魅力感动。
《大唐玄奘》执着传递正能量
电影《大唐玄奘》讲述的是唐朝高僧为解答心中对佛学的不解,义无反顾孤身一人前往天竺(印度)求取真经的真实故事。该片导演霍建起因入行较晚,自称是“第五代半”导演,也被人称为“最老”的新生代导演。谈到影片缘起,霍建起介绍说,很多人误认为《大唐玄奘》是神话故事《西游记》的衍生作品,严格意义上讲,《西游记》才是《大唐玄奘》的衍生作品。因为电影《大唐玄奘》是根据玄奘大师取经归来后口述而著的《大唐西域记》改编的,而《西游记》则是根据《大唐西域记》衍生而来的神话作品。玄奘大师和唐僧在性格和经历上有诸多不同,玄奘大师是偷渡出关,一路上始终孤身一人,并未遇到妖魔鬼怪;但在精神层面是基本一致,传递的都是认定目标绝不回头的决心和精神,完美诠释那句“不止西天终不回头”的宣言。
在霍建起看来,电视剧《西游记》过于娱乐化了,里面的唐僧既优柔寡断又胆小怕事,真正的唐僧恰恰相反,“他是坚强的又一往无前的,我觉得有必要拍一部真实的玄奘给大家看 。”霍建起坦称,现实生活中人们生活得匆匆忙忙,欲望很多,什么都想要,也很浮躁,这部电影给人的启发是—人生一辈子即便只做对了一件事也是很值得的。
拍摄沙漠戏份最减肥 烈日暴晒最缺水
霍建起以往的电影要么很写实、要么很文艺,拍电影偏爱实景,只要条件允许,绝不动用后期。因《大唐玄奘》是中印合拍片,片中印度戏份也不少,霍建起说,“玄奘用了4年从长安走到印度,这条路对他来说困难重重,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困难。我们选择这个题材就是选择吃苦,否则你选择一个室内剧,也能讲一个故事,但是这就失去了玄奘去西域取经过程的震撼力和魅力。”
回忆6月在新疆开机的日子,霍建起透露,因为要拍摄沙漠上的戏份,前10天整个剧组全体都迅速减肥了,“烈日之下,黄晓明还要穿着好几层戏服完成戏份,暴露在烈日下特别容易脱水,全组工作人员也就这么天天暴晒着。制片部门说一天就要消耗60多桶大桶的矿泉水。最苦的还是沙漠日照时间特别长,中午又比较热,为了赶着早晚拍多一点戏份,就得牺牲睡眠时间。每天睡几个小时马上起床赶着早上拍戏。现在想想都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蒲巴甲坦言,他在片中的角色石磐陀,既是追随玄奘的人,也是最接近孙悟空的人。虽然戏份不多,但蒲巴甲真切地感受到剧组的辛劳,“我在新疆拍摄时水土不服 ,上吐下泻甚至叫救护车,但如果我拖延一天,其他演员的戏就会全部打乱。晓明哥一直帮我,他对我很好, 我不太好意思讲自己有多辛苦, 因为导演和晓明哥他们为了拍好这部戏,都辛苦大半年了。”
《大唐玄奘》由霍建起执导,金牌编剧邹静之操刀,特别邀请王家卫担任艺术指导,黄晓明领衔主演,将于4月29日全国上映。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