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公共安全面临挑战,在建工地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风险隐患高。近日,深圳市气象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联合开展建筑工地气象防灾减灾培训活动。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市气象局与市住建局不断强化部门联动,达成了气象安全保障的合作框架,联合推出四大举措,形成了直通工地的气象服务新模式。
一是气象信息和在建工地信息互通共享,气象信息即时共享,工地信息每3个月更新一次,使服务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
二是建立内部规则《在建工地气象服务指南》和《在建工地恶劣天气呼叫标准》,服务流程更加标准化。
三是向市重点工程推出高级别的保障服务,针对重点工程安全风险更大需要的气象服务更专业的特点,目前已将重点工程的管理人员纳入预警服务范畴,及时向其发送专家级的实时气象预警预报和风险分析信息。
四是天气短信和恶劣天气呼叫服务进工地,预警信号短信及天气提示服务短信3分钟内可到达工地,工地可根据各自的风险阈值实时接受恶劣天气呼叫服务。
专家表示,直通工地气象服务有效提升在建工地对台风、暴雨、大风、冰雹、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防范能力,预防和降低气象原因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