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余登仁烈士故居 其家中房子三次被反动派烧毁

读特记者 吴绪山 文/图
2017-06-23 13:20
摘要

1927年9月,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到达大埔三河坝,余登仁带领部队到三河坝迎接起义军,扎营九村,与起义军一起宣扬革命理念,引导更多的热血青年踊跃参加到革命队伍中。

采访车23日一早从饶平县城出发,向饶北山区行驶约一个半小时,来到饶平新丰镇九村陂墩村,这里是饶平革命杰出人物余登仁(又作“余丁仁”,1903.6-1936春)的出生地。步行走过一段蜿蜒的乡村小路,就是烈士故居。

余登仁的孙子、饶平县政协副主席余志伟向采访团介绍了祖父革命的一生,他说,余家原本家境殷实,早年家里送祖父到上海读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加入党组织,后来受党委派,回到家乡,在周边地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后担任过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27年9月,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到达大埔三河坝,余登仁带领部队到三河坝迎接起义军,扎营九村,与起义军一起宣扬革命理念,引导更多的热血青年踊跃参加到革命队伍中。

余志伟说,因为祖父从事革命工作,反动派对余家疯狂报复,房子先后三次被烧毁。祖父祖母去后,年幼的父亲是曾祖母砍柴谋生带大的。抚今追昔,祖父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鼓舞后人,也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读特新闻+】

余登仁生平

1922年就读于上海国民大学。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6月回饶平二中(原名瑞光书院)任教,开始投身工农运动,参与领导饶平农民武装暴动。

1927年7月,当选为中共饶平县委委员,兼任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参谋长。

1929年春,任中共闽粤边工委宣传部长。1930年11月,调任中共潮澄澳(饶)县工委书记。

1931年4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5月在樟东地下党的帮助下越狱,并转移到饶和埔诏边区。

1931年5月,任中共饶和埔诏县委委员。11月,赴瑞金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2年6月,当选为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3年11月,代理县委书记。

1934年1月,出席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4月,率部与红三大队一起攻打黄牛山,打通了闽粤游击走廊,创建了诏饶边区革命根据地。8月,当选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委员。

1935年冬,闽粤边区特委执行“左”倾路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开除党籍。

1936年春,因在肃反运动中受牵连,被押送乌山特委机关审查,途中遇敌情,被错误杀害。

1957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吴绪山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