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军旗耀香江——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20周年纪实
读特记者 刘启达 通讯员 汉青 加敏 易定 文/图
2017-06-20 21:30

时光回溯至20年前,1997年7月1日,东起沙头角,南到文锦渡和皇岗口岸,西至蛇口妈湾,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从陆地、空中和海上进军香港,开启了正式履行香港防务的征程。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当年的驻军中校谭善爱洪亮的声音响彻香江上空,作为百年沧桑香港回归祖国的亲历者,已转业至深圳警队多年的谭善爱回忆起20年前的每一个细节仍激动满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的崭新篇章从此开启,20年风雨兼程,20载春华秋实,时光之笔为驻香港部队写下这样的评语——

这是一支信念坚定、听党指挥的忠诚之师,这是一支训练有素、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这是一支爱港亲民、作风优良的文明之师,不愧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特殊环境不改英雄本色

驻香港部队1993年1月奉命组建,是全军唯一一支陆海空三军联合编成的部队,在历史上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

“墙外资本主义,墙内社会主义”成为官兵每天要面对的全新考验,每年新战士轮换进港,很多官兵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

如何拉直官兵脑海中的问号? 驻军党委在狠抓部队教育落实的基础上,围绕培育“四有”新一代驻港军人,以“铸牢强军之魂”为主题,精心准备24堂党课,每一课都制作成时长约9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每月一课、每两年一个周期循环,不仅有知识性,更有趣味性。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军营,由于香港特殊环境,互联网开放程度高,这也给官兵思想带来了新的冲击。驻军党委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教育引导,大力加强营区政治环境建设,开展“强军战歌”歌咏比赛和群众性文艺创演,让官兵在强军文化熏陶中净化精神家园、坚守道德高地。同时,通过深入挖掘驻军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如“塔山英雄团”“海上先锋艇”“大渡河连”等英模单位的特有精神,引导官兵从烽火硝烟、苦难辉煌中汲取精神养料和唤起责任担当。

不仅如此,港内部队定期在古炮台、防空洞、弹药库等历史遗址开展教学,港外部队到莲花山小平铜像、深圳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场所现地参观,在实地感悟、亲眼目睹中坚定官兵理想信念。营连开设“士兵讲坛”,组织理论学习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新闻点评、热点辨析,将理论要点制成钢笔字帖、导入打字训练字库,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充分融入官兵日常工作学习生活。

2016年入伍的大学生新战士谌泓宇,一开始对围墙外的灯红酒绿和围墙内的艰苦生活有些想不通,在观看了教育片《塔山战旗永飘扬》后,他深有触动地说,看看先烈浴血奋战的场景,想想前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应该有退却的理由。

中环机务站中士吴甜对此感触很深。去年7月,她带训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一次学习讨论中,香港中学生尖锐提出“你觉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哪个好?”。吴甜耐心地用学习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和事实,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香港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正因为有了党的理论和光荣传统扎根铸魂,进驻20年来,驻军上下没发生政治性问题。

驻香港部队政委岳世鑫表示:“处在‘一国两制’特殊环境,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交锋和多元思想文化冲击,从进驻香港的那一天起,驻香港部队党委就把铸牢军魂、净化灵魂作为驻军治军建军第一位的任务和永恒课题。”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联合实兵演习牵引常态练兵,30余次接受考评次次优秀,驻香港部队被誉为是守卫香江的“定海神针”。

2016年10月31日上午,驻军青山综合训练场,“香江卫士-2016”联合实兵演习激战正酣:联合火力打击、立体兵力投送、体系协同攻击、特战渗透破袭纷纷上演,10余种新式火器轮番上场……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驻军党委立足于实战化训练,大兴尚武之风,大练精武之能,2015年以来,驻军坚持每周一讲“军事论坛”场场火爆,座无虚席。

“军人生来为打仗,研究打仗才是机关的主业!”驻军某旅旅长谢光辉表示,旅常委每年必须有作战研究课题。

为进一步贴近实战,某旅特战一连一改过去采用绳索保护开展攀登课目训练的方法,在连长陈玉飞的带领下,反复摸索出一套无保护攀登训练方法。在与香港“飞虎队”进行训练课目交流时,6名特战队员无绳索保护迅速攀登至10米墙顶,赢得啧啧赞叹。

平时训得实,战时敢亮剑。2014年,驻军某航空兵团首次进行海上打靶。靶标在茫茫大海中忽隐忽现,漂浮不定,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该团特级飞行员钱素强迎难而上,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在导弹发射距离的临界值成功实施攻击。

近年来,驻香港部队全面推开基地化、模拟化以及实兵与指挥对抗训练,普及推开夜间实兵实弹战术演练等活动,2013年、2014年,以履行防务为课题,组织“盾牌”系列联合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2015年,以大规模作战背景下香港地区防卫作战为课题,连续组织“香江卫士”系列演习。2016年,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和平友谊-2016”中马联演,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

驻香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表示,驻军能否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关键要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以常态化战备为牵引、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以信息化转型为推动,提高部队硬实力,锻造能打胜仗的精锐之师。

适应当地法律规范官兵行为

在高度法治化的香港社会,现行的800多部条例、2000余部附属立法中,有近百部法律直接规范驻军行为——飞机升空训练、舰艇出海都要通报香港特区政府,实弹射击要提前在《宪报》上刊登公告……20年来,驻军香港一言一行都受法律约束、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关注。

进港初期,香港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个“暗访团”,对驻军各个哨位的站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所有哨位都被评为“五星级”。如今,香港市民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依旧热衷透过岗哨观察驻香港部队。

在中环驻香港部队总部大楼的一层大厅,《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镌刻在墙壁上,时刻提醒着来来往往的官兵。

5月下旬,驻军新围靶场,某旅三营九连连长李亚迪带领两名战士到靶场悬挂出警示红旗。记者询问原因,教导员周磊向记者解释,这都依据香港《防卫(射击练习区)条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的,条例规定白天射击要挂警示红旗,并须在射击前1小时挂出。

记者还在驻地开放营区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这里的驻军不吹军号,空军飞行训练时,尽量避开休息时间和较大的居民区,某旅旅长谢光辉表示,为了遵守香港噪音管理法规和尊重市民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驻军积极适应香港特殊法治环境。

20年来,驻军坚持每年组织一次“法规月”活动,每月上好一堂法制课,每周组织学习一次学法课,每次重大活动首先对照法律条文。学法、懂法、知法,熟悉理解香港的法律制度,已成为驻香港部队官兵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年来,驻香港部队先后组织20余万台次车辆和80余万人次进出香港,5万余人次外出游览,均严守各项规章制度,无一起违法扰民事件。

338万毫升献血诠释血脉相连

爱祖国、爱香港、爱驻军,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驻港军人的最强音。进驻20年来,驻军官兵视驻地为故乡,视香港同胞为亲人,赢得香港各界广泛赞誉。

今年春节,香港攸潭美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村民都赶往村公所参加一年一度的盆菜宴,今年的盆菜宴比往年更加精彩,驻香港部队官兵带来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赢得村民阵阵掌声,现场官兵与村民有说不完的话,友谊在交流中升华。

去年1月24日,一股强劲的寒潮席卷香港,驻守某山地执勤点地面更是罕见地结了冰。突如其来的恶劣寒潮让数十名游客措手不及而被困在山顶。

通过向上级请示后,执勤点官兵马上投入救援工作,送来鸡蛋面和矿泉水分发给他们。

下午5点左右,香港政府救援队上山开展救援结果也因气候恶劣被困。随着被困的人越来越多,执勤点官兵将被困人员带到营区饭堂休整,给他们分发衣服御寒。与此同时,某航空兵团协调车辆尽快送补给上山,直到晚上11时40分左右,所有人员都被分批次安全送下山。

7天后,被困的游客将感谢信送到执勤点官兵手中,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盛赞驻香港部队是“香港人的守护神”。

去年8月,驻军组织陆海空官兵代表为香港同胞义务献血,报名人数超过献血名额两倍。基层官兵都争着去,谁也不愿落下。中环机务站指导员周军每次都要说服有些官兵指标有限,下次再献。据香港献血工作人员介绍,20年来驻军一直保持单日献血量第一,先后有7600余人次参加香港特区献血活动,累计献血338万毫升。

面对媒体采访,官兵的回答是“我们血脉相连,我们情浓于血!”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刘启达 通讯员 汉青 加敏 易定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