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深圳城市文化菜单,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
6月22—25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举行。
读特记者从6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是深圳建市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综合性摄影盛会,也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重要项目之一,计划每年举办一届。
本届摄影大展将以“城市姿态”为主题,通过摄影艺术的手段、从不同角度反映城市面貌,探索影像与城市的人文关系。
自启动以来,大展共征集到作品14889件,经过专家委员会评选最终入选295件,作品作者大多均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此外还有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芬兰、新加坡共7个国家的摄影师将受邀参与专题展览。
6月22日起,位于深圳会展中心的主展场将从“名家邀请展区”、“个人邀请展区”、“征稿作品展区”、“摄影产业展区”4个不同侧面反映“城市姿态”。
参展作品分为纪录类摄影和艺术类摄影两大部分,纪录类摄影涵盖新闻摄影、专题报道摄影、社会人文纪实摄影、自然纪实摄影等,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关注社会生活、城市面貌、环境生态、民俗风情等;艺术类摄影涵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也包括创意影像、观念影像、实验性影像等,对创作技法不作限制。
以“城市姿态·焦点影像”为主题的摄影研讨会也将同步举行。届时,新西兰策展人约翰 B·特纳、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著名摄影师金俊将分别为市民带来“新西兰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绚彩意象”创作解析——手机的影像魅力、“如何将硬盘里的废片变成一本画册”等讲座。
除主展场外,摄影大展还将在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设10个分会场,包括《双城姿态——深港50至80年代》纪实摄影展、《火红年代》深圳老照片展、《人与土地》阮义忠摄影作品展等13个平行展,通过一系列个性化、特色化的摄影展览,丰富和拓展摄影大展活动,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和市民参与。
放眼国内外,摄影大展层出不穷,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特色何在?
“深圳是中国摄影艺术重镇,创作成果丰硕,具备举办大型国际性摄影活动的优势和条件。”据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梁宇介绍,深圳从当年的小渔村发展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见证并经历了城市化的整个过程,因此首届国际摄影大展也选择“城市”作为切入点,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记录和反映城市面貌、城市发展,挖掘城市背后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