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肉篮子”供应如何保质保量?揭秘深圳四号屠宰场的战疫密码

读特记者 吴璇玲
2020-06-01 10:24
摘要

三公里外增设预检点、专业人员层层严把检疫关、建立肉品出证系统质量安全溯源,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三公里外增设预检点、专业人员层层严把检疫关、建立肉品出证系统质量安全溯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四号屠宰场——深圳市中龙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深圳市畜肉供应四大经营主体之一、市“菜篮子”基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保障肉类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质量安全,保证市场“肉篮子”稳定供应,为深圳战疫贡献力量。

严格把关,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以市民饭桌常见的猪肉为例,从生猪变成猪肉,端上深圳人的饭桌,过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不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还是肉品流通、终端销售等环节,均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监管。其中的屠宰加工环节,更是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生猪能否安全成为鲜肉食品抵达市场。

中龙公司作为深圳生猪屠宰量最大的屠宰场,面向全深圳供应肉食品,如何严格把关,让市民吃上“放心肉”?5月28日,记者探访了中龙公司。

中龙公司位于坪山区龙田街道,是深圳四家现代化屠宰场之一,自2014年投产,建有猪、牛、羊屠宰车间和配套设施,其中生猪屠宰线采用了先进屠宰设备,生猪屠宰能力可达5000头/天。

“我们在三公里外创新设置了一个固定的预检点,先对调入的生猪做非洲猪瘟PCR检测,检查健康才能入场做监督查验。而入场动物的整个屠宰检疫流程,我们有专业检疫团队密切跟踪。”中龙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中龙公司多个检疫实验室了解到,中龙公司的专业检验团队异常“强大”。除政府派驻屠宰场的30多名检疫人员外,中龙公司还专门配备了一支人数超过30人的专业检验队伍,所有检验人员均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并持有动物检疫检验操作证及健康证,做好宰前、宰后检验工作,确保肉品品质质量。

“为实现生产、检验规范化,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岗位操作流程,对各岗位操作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该负责人介绍道。

除此之外,中龙公司还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建立肉品出证系统,对产品来源、流向做了详细的记录,并与区动卫所检疫系统联动,便于政府监管部门实时监管,做到肉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同时制定自查制度,发现不符合操作项及时整改,做好自查及整改记录。

严阵以待,保障“肉篮子”稳定供应

中龙公司去年年产量约占全市肉品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今年春节,受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深圳市猪肉市场一时呈现供应紧缺局势,难以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深圳各区都有禁养生猪的规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何克服困难、调配货源,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深圳肉类供应和安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中龙公司董事长韦标城同时是深圳市牲畜屠宰批发行业协会会长,当时,他第一时间率领会员单位到广西、江西等生猪产区与当地政府协调解决生猪调运问题,与养猪企业建立“点对点”的长期合作关系,打通供应流通环节。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有效缓解深圳市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供应量和销售价格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力保障了深圳市猪肉市场的流通稳定。

严守防线,复工防控两不误

拓宽猪肉供应来源后,韦标城本该松口气,但当时公司还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问题,让公司管理层丝毫不敢放松。

疫情期间,公司每天进出人员高达1500人,其中多位相关从业人员是肉档经营者,分布在深圳和惠州临深片区的农贸市场,接触人员复杂,属于高风险人员。

面对这样高难度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龙公司第一时间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严格落实责任、具体到人,并建立监督体系和处罚制度,迅速实施出入证管理及“智慧中龙”扫码进出制度,对重点区域人群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出台对应措施严加防范,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同时紧急购买并协调多方防疫物资,将员工的防护安全放在首位,做到粮草充足、备战备荒。

韦标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和龙田街道给予中龙公司全方位支持,主动提供防疫物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我们才能有信心。”

为稳定实现复工复产,保障市场肉类供应,中龙公司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方式,所有员工吃、住、行都在厂区,最大限度减少与外界接触,占地17万平方米的厂区每天进行2次彻底消毒。在防控工作攻坚时刻,全体员工合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全力保障全线生产的正常运行,为深圳市民的肉类供应保驾护航,成为深圳战疫的龙田力量。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