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深圳市食药安办、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在全国率先推出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让深圳孩子掌握系统化、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健康知识。这是深圳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孩子们献上一份大礼。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单友亮介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及营养失衡的问题,《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也显示,1985年-2014年,中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各种慢性病和巨额医疗花费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在青少年儿童当中开展系统性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记者了解到,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作,将通过研发一套标准化的“食育”课程体系、编写一套系统化的“食育”教材读本、培训一支专业化的志愿讲师队伍,建立起一套多位一体的深圳市青少年儿童“食育”教育体系。项目服务对象包括初中一年级、小学一至五年级、幼儿园大班学生及其家长,2020年项目服务对象预计覆盖人数将达到8万人次。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将面向全市至少86所学校(含幼儿园、中小学)开展。项目将开展科普大课30节、主题班会200节、游园会及社会实践活动30节,课程将涵盖“家庭篇、校园篇、商超篇、外出就餐篇、校外篇”5个主题,多维度提高儿童青少年食品安全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