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本科就业率最高专业竟然是它
读特记者 李萍
2017-06-12 18:15

高考结束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6月12日,麦可思研究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位专业是:软件工程(96.5%)、工程管理(95.9%)、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

蓝皮书指出,总体来看,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升学深造和自主创业是就业稳定的两个因素。

数据显示,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6%)与2015届(91.7%)基本持平,比2014届(92.1%)略低。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3%)与2015届(77.4%)基本持平,与2014届(79.2%)相比有所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3.0%)与2015届、2014届(分别为3.0%、2.9%)基本持平;“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10.3%)略高于2015届、2014届(10.1%、8.9%);“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4.0%)略高于2015届、2014届(分别为3.9%、3.7%)。

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5%。近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近五届平均每届增加2个百分点。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是本科就业绿牌专业

蓝皮书指出,从就业绿牌红牌来看,本科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高职高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本科的美术学、音乐表演,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2017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告学。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

2017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市场营销、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视觉传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2017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历史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法学、美术学、生物工程。其中,音乐表演、美术学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

2017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图形图像制作、初等教育、会计电算化。其中法律事务和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主要专业

蓝皮书指出,从就业率来看,2016届本科管理学、工学门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2016届高职高专生化与药品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

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6%),其次是工学(93.5%);最低的是法学(84.9%)。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5.4%),最低的是历史学类、法学类(均为86.1%)。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5%)、工程管理(95.9%)、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

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4%),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5%)。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食品药品管理类(93.9%),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9.3%)。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8.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5.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95.8%)。

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2016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988元。其中,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4376元,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599元,均高于城镇居民2016年月均可支配收入(2801元)。

高等教育回报在三年内效果明显。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后发力较强。2013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为84%。其中本科涨幅为87%,高职高专涨幅为81%。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即2016年时)月收入为6667元,比2016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 高3392元;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为5312元,比2016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高2037元。

蓝皮书数据还显示,本科方面,2016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信息安全(5906元),其次是软件工程(5869元);高职高专方面,2016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社会体育(4442元),其次是软件技术(4424元)。

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依然是大学生主要就业去向

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53%上升为2016届的60%,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25%下降到2016届的19%,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12%下降到2016届的8%。这些变化反映出外企、国企招聘放缓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撑凸显重要。

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6%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48%上升为55%。

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54%上升为2016届的56%。

知识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比例持续上升

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教育、信息技术等)发展强劲。与2014届相比,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3.1个百分点),其后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增加2.0个百分点)、“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加1.8个百分点);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1.8个百分点)、“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增加1.7个百分点)和“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加1.2个百分点)。

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制造、建筑等)面临挑战。与2014届相比,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降低了1.6个百分点;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交通工具制造业”,降低了1.7个百分点。

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在大学生各项主要就业指标上亮起了“红灯”,不管本科还是高职都出现相似趋势。以本科为例,从吸纳能力来看,2012届毕业生有28.8%在制造业就业,到2016届该比例下降了近9.4个百分点,跌至19.4%。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薪资水平也相对较低。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