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怀抱中,深圳湾“小湾区”犹如耀眼的明珠,近年来惊喜不断:一座座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等七大产业园区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从愿景变为实景,约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将陆续进驻,实现年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韩国三星、北汽集团、海航集团、华为等产业“巨头”、国泰君安、澳银资本、国信证券、微众银行等资本“大佬”风云际会,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深圳湾”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深圳高新区的创新魅力也日益凸显。
201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担了开发运营深圳湾畔多个重大产业园区项目的重任,为全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样板,为此专门成立深圳湾科技公司进行统一开发与运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深圳软件园、高新工业村等深圳湾七个园区作为深圳高新区重点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并有公寓、酒店、商业等完善配套,充分体现了产城融合的科技综合体特征。园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按照国际新一代产业园区标准规划建设。
根据深圳创新发展要求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园区运营方——深圳湾科技公司科学编制园区产业和空间规划,严格招商选商,通过产业链招商和领军企业带动,园区产业高度集聚,产业生态体系加速成形。目前,深圳湾产业园区已引进三星、SK电讯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顺丰科技、联发科、微众银行等行业领军企业。其中,软件产业基地坐拥18栋楼宇,汇聚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开园3年来,累计实现产值近1000亿元,园区9家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中有5家为园区本身培育产生,超额实现了一年诞生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标。园区企业共产生专利2050件(其中发明专利903件)、PCT申请275件,入驻企业70%集中在信息技术、软件开发、互联网产业,逐步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更能体现深圳湾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的是,作为在建项目中体量最大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要到明年才全部建成,但目前就已有106家高科技公司落户,其中包括11家上市公司。
“北有中关村创业大街,南有深圳湾创业广场。” 位于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的深圳湾创业广场,是深圳投控、深圳湾科技公司倾力打造的集聚创新创业创客创投的“四创联动”主题街区,着眼于园区源发性产业的内生成长而构建的孵化平台,全国双创周、深圳国际创客周在这里举行,已成为全国“双创”名片。引入联想之星、腾讯众创空间等45家国内外一流创业孵化及服务机构,并辅之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深圳代办处、深圳软件行业协会、深圳市科技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型企业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目前,这里已孵化培育了估值30亿的思必驰、估值12亿的悦动圈、新三板上市的爱范儿等大批明星创业项目。
市国资委和投控公司2016年确定了“一区多园”发展战略,以高新区内“深圳湾”核心园区为标杆,复制和输出“深圳湾”品牌,实行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在全市各行政区、国内重点地区及国外创新高地按照圈层梯度理念打造“产业综合体”等不同类型科技园区,有效解决深圳产业空间不足和高成本问题,提升深圳对全球科技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同时增强深圳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据介绍,深圳湾科技公司将在“一区多园”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继续完成7大园区开发运营任务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高新北、高新村等重大园区项目开发运营,将来为2000家最优秀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流的产业载体,同时通过产业运营整合园区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金融和创新三个支点的结合,细分产业链,让入驻企业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产业生态圈,逐渐探索形成全新的园区运营商业模式,使深圳湾核心园区真正成为 “一区多园”战略的核心区、辐射地和发动机。
编辑 王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