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国门,庆国庆 | 公交驾驶员坚守转运一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2021-10-03 20:01
摘要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刘健所在的南山涉外货物码头服务驿站转运小组插上了小红旗,为“南大门”增添喜庆。  

10月1日晚上,刘健身着防护服、带着防护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走入停车场,准备开着已完成消杀工作的大巴车运送码头隔离人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刘健所在的南山涉外货物码头服务驿站转运小组插上了小红旗,为“南大门”增添喜庆。  

刘健,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前海车队的一名公交驾驶员,十年时间他驶在大街小巷护送市民,从2020年3月份开始,36岁的他承担转运入境隔离人员任务,负重前行,风雨无阻直到现在。

临难不却 “两点一线”

“队长将承担口岸入境旅客应急转运的通知传达给我们驾驶员的那一刻,不知为何心中油然而生了一股力量,当天我就写了请战书递交上去,之后回想那股力量应该是对国难当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刘健参加了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的转运任务,3月份又再次承担了口岸关口的入境旅客转运任务,其参与这项工作已一年多时间。一年多以来,他一年仅回家一次,而在深圳巴士集团中,像刘健这样的“摆渡人”不可枚举,在“外防输入”“三全三严”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中,他们和自己家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却用这样的牺牲换来了对“城门”的更好守护,换来了城市千万家人的祥和与安宁。

突发情况 安抚旅客

转运工作简单又困难,突发情况时不时就会发生。

进行转运工作的前期,刘健就面临了一个情况,他要把香港来内地的旅客送往安排好的隔离酒店,到酒店后,押车员正准备酒店登记时,突然有位乘客又返回了车上,并喊到:“我不住酒店,我要回自己家住”。

根据防疫要求,入境旅客必须要到防疫酒店隔离14天。酒店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及酒店驻点民警闻迅赶来劝说这位乘客配合,但乘客情绪很不稳定,始终不配合。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劝导无效。面对此时此景,刘健提议先让乘客冷静冷静,避免对峙情绪再度升级。当乘客逐渐稳定下来后,刘健主动走到他身边,向他说明现在疫情的严峻形势,只有每个人都配合防疫工作,疫情才能更快的控制,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更畅快、更自由的呼吸,那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

八个小时的游说,在刘健一遍又一遍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劝说下,乘客终于为之所动:“你们辛苦了,我应该配合防疫工作,不好意思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影响了你们的转运效率,现在给我办理酒店入住吧”。

听到这句话时刘健如释重负,虽然累但值得。

面对异常 提前预判

转运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这当中有很多突发情况,也有我们看不见的默默付出。乘客里有坐轮椅的老人家、行动不便的人员、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员等等,面对这样的人群,驾驶途中更要犹为小心,减速、转弯、加速,每一个操作都要提前预判,行如流水,张驰如太极一般,才能顺利的通过复杂的行车环境,同时让车上的乘客有安全感。

在一次转运任务中,医护人员告诉刘健车上载有一名严重抑郁症患者,让他留心。那趟车刘健开得很小心,时刻观察着后车窗,随时做好靠边停车的准备,防止那位患者途中作出过激行为的可能。如此惊心动魄的经历并不会只发生一次,刘健说,作为司机,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第一时间要运用平日公司的培训成果,提前做好预判,才能保障全车人的安全,稳当的完成任务。

飞虎队转运小组:我们无畏风雨,负重前行

“我们都是普通的驾驶员,在病毒面前自然会恐惧,为了振奋起来鼓舞大家,我们给自己起了个响亮的称呼-飞虎队。”

“鹰的速度,虎的力量,让病毒插翅难逃,我们是飞虎队!”

他们有着普通人的情感

也有着英雄般的勇气

也许你乘坐过他们的车,也许你享受过他们的服务,无论是公交驾驶,还是转运工作,他们的岗位就是开好车,守一道关,护一城人,他们是疫情阻击战的守望者。

现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战”场已从深圳湾口岸转向港口服务驿站,承担起港口工作人员“两点一线”的转运工作,继续守护深圳“南大门”。

(原标题《守国门,庆国庆|公交驾驶员坚守转运一线!》)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