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的一处挡土边坡被发现墙体外倾并出现变形开裂,存在重大地质灾害和公共安全隐患。
险情就是命令。4月22日,罗湖区东晓街道办在巡查时发现该处险情后,市、区迅速组织有关应急抢险。自24日早上7时起,险情最为严重的第165栋楼居民陆续被紧急疏散,搬离避险。至24日21时本报记者发稿时,险情已经得到有效处置,第165栋楼18户居民44人已全部安置到周边安全区域,其中12户已搬离原址。
东晓街道在发现隐患后采取加固措施加固边坡。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雨渤 摄
记者目击:挡土边坡墙体变形开裂
木棉岭社区属于二线“插花地”,房屋都建在山坡之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社区里处处是握手楼、“一线天”楼,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较多。
24日下午,记者冒雨来到这处位于半山腰上的挡土边坡,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据了解,这处边坡长约14米,高约4.2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四栋居民楼和一个篮球场之间。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其底部的篮球场内仔细观察。墙体陈旧发黑,出现多处裂纹,有的足有数米长,像一个个斑驳裸露的伤口。从侧面看,整个墙体“上宽下窄”,呈“大肚子”外倾状,已明显变形。
墙上还有10多个乒乓球大小的泄水孔。现场专家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蹲守发现,哪怕是刚刚降过暴雨,这10多个泄水孔也无一处出水。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高峰皱着眉告诉记者,比起泄水孔不排水,更让人担忧的是“大肚子”墙体中间的裂纹却在往外渗水。“这说明墙体后面可能有大量积水出不来。”记者在现场看到,罗湖区有关部门已在边坡前堆上小山似的沉重沙包,并盖上了“油布”(塑料布),油布上也压着沙包,以对墙体进行“反压”处理,防止其倒塌。
挡土边坡顶部的第165栋楼前空地,也被盖上塑料布并做了防渗处理。专家们在这里还发现了“空洞”现象,记者两脚踩上去,果然感觉脚底下有晃动感。同在第165栋楼的东南角,还发现了一处地陷。目前边坡的四周已经被醒目的护栏警戒隔开。
据罗湖区东晓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卢耀明介绍,这处挡土边坡周边共有第165、161、162和168栋四栋楼,共居住171户居民、326人。其中第165栋离得最近,险情最为紧迫,该楼居民也最先被疏散。
“前两天就看到区政府贴在楼下和楼道的通告了。一想到这个挡土墙就在家门口,半夜都吓得睡不着觉。”黄小姐在第165栋四楼租住了两年多,得知挡土边坡存隐患,她心有余悸。虽然不舍,但安全重要。她已经收拾好行李,随时准备迁离。
紧急抢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附近居民陆续搬离
据了解,4月22日下午,东晓街道办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木棉岭第165栋南侧挡墙边坡顶部地面、建筑物等出现变形开裂、墙体明显外倾等多个前兆险情。
险情发生后,罗湖区委区政府、东晓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罗湖区领导贺海涛、聂新平等当场率区住建局、安监局、环水局(三防办)、应急办、法制办等部门赶到现场,紧急组织相关人员采取系列应急措施处置险情:包括设置警戒线、张贴宣传告示,提醒居民防范风险;用沙包“反压”和彩色塑料布覆盖防渗水等措施做好临时处置;请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院立即进行实时监测;加强应急值班和巡查,24小时派员驻守。与此同时,紧急约谈周边房屋业主并对受影响的居住人员发出通知,做好随时撤离准备。当晚,罗湖区木棉岭第165栋挡土墙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在现场成立。市住建、安监等部门也在当天赶赴现场参与处置。
23日,经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现场技术检测及危险性评价分析,认定此处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及专家应急检测调查,罗湖区政府于当晚发布通告,将木棉岭第161、165、168、162栋及篮球场区域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同时发布《关于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相关事项的通告》,要求第165栋立即撤离人员和财产,至迟不得超过2016年4月26日中午12时。同时建议第161、168、162栋居民做好撤离准备。根据通告要求,东晓街道办于昨日一早组织居民避险疏散。
卢耀明介绍说,为帮助居民群众妥善搬迁,罗湖区委区政府和东晓街道分成9组开展应急处置。除了在挡土边坡附近的危险区域广泛张贴政府通告,工作人员还将通告逐一送到第165栋每户居民家中,同时循环播放录音,广而告之。“我们还收集了木棉岭和马山周边可租住房源的详细信息告知给第165栋每户居民,做好租赁对接。”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东晓街道办设立的“便民服务点”,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搬迁、法律咨询等服务。有关人员还加强了边坡24小时实时监测,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和边坡挡墙巡查。
截至目前,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专家观点:边坡一旦失稳不堪设想 “插花地”改造迫在眉睫
“这面挡土墙与第165栋楼之间的路面以下埋设着许多雨、污管线。挡墙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如今整体老化。”高峰向记者表示,经过应急调查发现,该处挡土边坡受自身施工质量、年久失修、缺乏维护、排水系统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已出现多处变形破坏迹象。如挡墙顶部明显外倾,墙顶裂缝宽度达到2至5厘米;挡墙墙体出现两处斜向裂缝,裂缝与水平方向夹角约45度;三根“支撑柱”均出现开裂现象;挡墙原有泄水孔均不排水;路面出现多处混凝土开裂、地面沉降,等等。“第165栋居民还告诉我们,这个边坡与路面之间原有裂缝约‘1指头宽’,现在我们看到裂缝已经变成了‘3指头宽’!并且该处地面下沉已达到5-8厘米。”
专家们认为:在墙后雨、污等地下管线渗漏及降雨等影响下,水会通过裂缝不断渗入坡体,该墙墙后土体可能会继续发生变形,持续增大墙背下滑推动,使挡墙裂缝、外倾等变形进一步扩大,甚至将倒塌或坍塌。
“现在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下暴雨。”高峰说,根据边坡现状稳定性、发展趋势,边坡一旦失稳,将威胁坡顶住宅楼、坡底篮球场、住宅楼及人员的安全,受威胁人数预计达到500人以上,“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木棉岭社区共有边坡约20块,而整个东晓街道共有大大小小边坡近80块。作为全市消除“插花地”安全隐患的主战场之一,目前,罗湖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方案,将借助城市更新对全区“插花地”棚户区全面整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赢这场硬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