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第9个联合国统一确定的“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国第10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艺术创作活动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举行,旨在通过“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的环保艺术实践,呼吁大家一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海洋、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现场看到,一群年轻的艺术家们与三个亲子家庭以小丑鱼为原型,联手创造了一条重达300多公斤的“垃圾鱼”,共动用了2000多件垃圾,包括塑料瓶及瓶盖、塑料袋、泡沫饭盒、废旧轮胎、吸管、一次性筷子等。
艺术家们和家长孩子们耗时一个月,从日常生活垃圾中收集到了创作“素材”。参与其中的一位家长表示,活动中大人小朋友都认识到了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同时又能亲手巧妙把垃圾变废为可利用的材料,懂得保护环境要从生活点滴做起,更通过此互动加深了亲子关系。
拿着自带废弃物在认真制作“垃圾鱼”尾部造型的李姓小朋友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是把喝光的饮料瓶和不要的玩具盒用来制作这条巨型“小丑鱼”的,感觉太神奇了,没想到垃圾还可以用来造出“新玩具”。
有数据显示,珠三角人均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1.3kg/天,一个三口之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3.9kg。海洋垃圾中有高达80%是来自陆地的废弃物,其中又以塑料类的废弃物居多,这些海洋垃圾往往是杀害海洋生物的元凶,如海龟、鱼类等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制品而丧命,或因误食塑料袋而堵塞肠胃无法进食而饿死。参加此次活动的艺术家黄先生表示,海洋垃圾已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把生活垃圾合理利用起来,既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创作出好看又有意义的艺术品。
见习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