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纳多·达·芬奇:绘画论》 [意]莱奥纳多·达·芬奇 著 [法]安德烈·夏斯泰尔 编译 邢啸声 译 理想国·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年2月版
达·芬奇的《绘画论》作为经典,数世纪以来得到广泛流传和深入研究。在本书的诸多版本中,首推法国艺术史界泰斗、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权威安德烈?夏斯泰尔的这个法译意版本。夏斯泰尔根据达?芬奇手稿应有的内在逻辑,对早先《绘画论》的内容分类编排,加以重新调整,使之更接近达·芬奇原著的主旨——“绘画学存在于构思它的思想里,然后才由此产生比上述理论或科学更高尚的实践。”
《中国画之风格:媒材、技法与形式原理》 谢柏轲 著 柴梦原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版
本书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谢柏轲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研究的代表作。在书中,他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画的媒介与材料,如毛笔、墨、颜料、基底、印章以及壁画、屏风画、手卷画等各种画式进行了精彩、专业又简明的介绍与讨论;对于画面中各类元素在绘画中的运用,他也做了类似的阐述。除了解析中国画的经典传世作品,他还在书中介绍了中国画的构图所呈现的规律与原理。
《中国历史的色象》陈鲁南 著 现代出版社 2020年1月版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传统色彩的作品集,通过历史文献详细梳理了传统五色——“红、青、黄、黑、白”,以及五个主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间色(即第二次色,由原色混合而成)的演进历史,阐释了色彩与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生活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中可透视中国历史中的玄机,洞察中华文化的审美意趣。
《山鸣谷应:中国山水画和观众的历史》 石守谦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作者一面回顾始于10世纪、止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种山水画变化的历史之余,更着重于在此过程中绕过传统画史独 尊“画家”的迷思,转而揭示“画家”与“观众”间互动关系的不同面貌,尤其聚焦于各个时代、甚或中日韩不同地域的山水画家们如何与其特定的社群观众建立起互动关系,促成各种值得注意的新主题诞生,于山水画史上带引出新的画意、新的境界。
《古色之美》 青简 著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古色之美》选取中国传统五正色和三间色:青红黄白黑紫绿褐,详析八大色系七十一种传统颜色的源流与现状。作者对每个色系均分三篇论述:言色、物色、行色,从字源、国宝器物,和作者旅行途中捕捉的景色三个角度,分享古色之美。分析色彩的文化隐喻,解读古人的文化生活、审美情趣,一本读懂色彩背后的中国文化。
《一眼识大唐》 刘传铭 著 新星出版社 2019年10月版
在书中,文化学者刘传铭深入解读了十二幅与唐代有关的中国古代书画,从作品内容到艺术审美,从时代背景到个人性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了解大唐的视角,展现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相关照下,令人怦然的惊喜和令人颔首的遗憾。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鲜有趣又极具价值的观点,其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史论功底、飘逸灵动的文字,造就了这本个性化评论和优美文体相结合的好读本。
《色彩的秘密生活》 [英]卡西亚·圣克莱尔 著 李迎春 译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本书讲述了75种迷人的颜色及其不同寻常的故事。作者圣克莱尔从金发到红发,从改变了战争方式的棕色到保护人类免受鼠疫之害的白色,从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到拉斯科洞窟壁上的木炭画,从朋克的酸性黄到与圣徒同名的凯利绿……将历史长河中那些令人惊异的故事,讲得就像其颜色本身一样熠熠生辉。
《一幅画看日本》 [日]髙畑勋 著 张颖 译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年8月版
髙畑勋是吉卜力工作室创始人、日本动画界殿堂级人物,《百变狸猫》《辉夜姬物语》等经典动画的导演,本书是他写给大家的30堂日本美术课。在这本书里,高畑勋选择了30幅日本历史上的名画,从平安时代的绘卷、室町时代的水墨、桃山时代的屏风画、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到现代细腻写实的动画……介绍雪舟、尾形光琳、葛饰北斋、香月泰男等日本艺术史上的大师,带领读者游历1200年日本艺术史。
《荡上心:冷冰川自选集》 冷冰川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9年8月版
冷冰川的刻墨艺术是世界艺术史在中国文化中的际遇的典型个案,他的绘画实践创造了一个新的画种,让中国画概念焕然一新。在本书中,作者精选了七十余幅刻墨艺术作品,包括各个创作阶段和代表作和首次收录的未面世新作,配以韵律独特的诗性文字,用文学作画,以绘画的直觉写文,使绘画与诗在作者的黑白世界中水乳交融,又如千年历史的私语和攀谈。
《图画如历史:中国古代宫廷绘画研究》 陈葆真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6月版
“图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它蕴藏着许多人文信息,是重要的历史物证。图像与文献不但可以互证,使作品回归到历史脉络中,还可以互相补充对方的不足,使历史事实的重建更有凭据。因此,我们可以说“图画如历史”。本书正是基于此来处理图像和文献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东晋、唐代和清代的经典名作,包括《女史箴图》《十三帝王图》《万寿图》等,发前人所未及,解读图像背后的文化意涵。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