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通过这扇窗口,领略最美逆行者风采”!市民热捧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

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齐洁爽/图
2020-05-22 15:21
摘要

展览从众多作品中精选出近200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共计215件,其中美术作品110件(组),摄影作品90件(组)以及15件音乐舞蹈作品,生动地反映出深圳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用艺术的形式讴歌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和英模人物

家住宝安区的70岁老人连先生最近通过预约的方式和老伴儿一起来到关山月美术馆,观看“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仔细看过每一件作品之后,连先生非常感动,“这些作品贴近时代脉博,贴近现实,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力量和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大爱无疆。”

以大美艺术致敬最美逆行者。“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自四月初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展以来,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市民朋友们通过预约的方式,来到展厅,与这些感动人心的作品“面对面”,“零距离”感受笔墨丹青中所蕴藏的歌颂与赞美。

感受艺术振奋人心的力量

作为战“疫”的文艺生力军,深圳文艺工作者及时捕捉灵感、精心创作,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颂出了心中的歌。“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主题鲜明,阵容强大。展览从众多作品中精选出近200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共计215件,其中美术作品110件(组),摄影作品90件(组)以及15件音乐舞蹈作品,生动地反映出深圳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用艺术的形式讴歌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和英模人物。

艺术家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发出自己的声音。抗疫战线中涌现的英雄们,从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到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参与建设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形象都跃然纸上,呈现着画家对他们的讴歌。

在关山月美术馆中厅内侧,三幅巨大的人物肖像是展览中最为吸引观众驻足的作品。右边一幅是“全副武装”的医生,左边一幅是除下口罩“满脸印痕”的护士,中间一幅是大家熟悉的战“疫”英雄李兰娟院士。这一组由三位深圳艺术家合作的组画,将疫情期间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形象以极富冲击力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这三件作品让带着女儿来看展的许先生印象很深刻,他觉得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传递出一种坚韧的精神力量。许先生告诉记者,“展览刚开展的时候,我来过一次,觉得非常好,于是又预约带着女儿一起来看看。女儿也在学美术,看看这个展览,也顺便学一下画家们的技法。”许先生一边看一边跟女儿在讲述创作的故事。他说,“女儿通过看新闻也认识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所以看到肖像画就会多看一会儿。她说,没看过,过几天还会再来看看。”

传递艺术的“温度”

以“艺术”战“疫”,深圳文艺工作者也一直在行动。他们为英雄画像,用饱含激情的画笔讴歌赞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此次抗疫活动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退休教师傅女士把这次展览仔细看了两圈。谈及内心的感受,傅女士表示,此次展览规模大、作品精,主题意识强,是一个有意义并且让我们去思考的展览。“展厅里还播放着抗疫主题的歌曲,一走进来就有带入感。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了很多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有与家人依依不舍的,有正准备投入工作中,有长期带口罩在脸上勒出红痕,各种各样场景之下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都让我很感动。”

平时上班,只能周末来看展的白领王小姐,在展厅中遇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就用手机拍下来,还要留着以后再看。“这次展览非常好,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个朋友。我觉得它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疫情发展的轨迹,领略最美逆行者的风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摄影作品展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这些摄影作品以直接有力的镜头,生动形象的记录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瞬间和状态,仿佛将观众带到了现场的瞬间。市民周先生感慨的说,“这些照片背后应该都有故事,让我想去了解当时现象是怎样的。医务工作者辛苦了,感谢他们。这些摄影作品直观有力的镜头语言,胜过了千言万语,令我再三回味。”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5月24日,还没观看的市民可以通过预约方式前往观看。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