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肿瘤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火”了起来。据报道,今年6-8月,淋巴瘤患者陈女士在接受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教授赵维莅团队的CAR-T细胞治疗后,症状完全得到缓解,实现癌细胞“清除”。据网传的药品销售订单显示,这款药的零售价为120万元/袋(约68ml)。此消息很快引爆了整个医药圈,CAR-T疗法也被看作根治癌症的希望。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给不少人浇了盆冷水。
对于实施CAR-T细胞疗法的药品而言,称之为“神药”可谓名符其实。今年6月,复星凯特开发的阿基仑赛注射液成为我国首款获批的CAR-T药品。经临床实验,CAR-T细胞疗法的独特疗效,已让人看到了攻克癌症的希望。
该消息对于适用于这项技术的癌症患者,无疑是重大利好。其他健康人也会因将来可能受益和不必过度恐癌,而感到振奋。然而,120万元一针的天价,会让很多人的笑容瞬间在脸上凝固。对于用不起这类药的患者而言,其疗效再好也是枉然。民众当然希望此类药品能够大幅降价,让家庭条件一般的癌症患者,也能用得起。
具体说来,鼓励药企开发更多可用于CAR-T细胞疗法的同类药品,用激烈的市场竞争来拉低价格;将已获批上市的CAR-T药品纳入集中招采范围,通过以量换价促进降价;开发相关保险产品,建立CAR-T细胞疗法专项基金,等等降价手段,都值得尝试。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当正道未通时,歪门邪道就可能会出现。过去治疗癌症的一些不靠谱的“神药”或“神疗法”面世后,往往很快就会被一些机构或个人所利用,针对人们普遍的恐癌心理,打着治疗癌症的幌子来欺诈患者,由此大发横财。CAR-T细胞疗法让患者看到了一丝曙光,在他们用不起正规药品的背景下,带有欺骗性质的“次优”选择,很可能会大量出现。从这个角度看,为天价抗癌“神药”降价虽然难度不小,但又显得尤为紧迫。(作者系医务工作者)
(原标题:《察言观社丨不能让“天价”阻断抗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