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边检总站医院副院长卢涛、主治医师林诗杰、护士长何方3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应邀参加皇岗边检站举办的党(总)支部书记培训班座谈交流会。
聆听故事 还原战疫一线的生死时速
不到一天时间完成队伍整编、院感培训工作,连夜调配871盒药品、14种9000余件防疫物资、880件生活用品,治愈率从不到20%提高到96.39%,治疗有效率和出院率始终保持“高点”运行……深圳边检总站医院副院长卢涛的讲述,勾勒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医务精湛的战疫队伍。
卢涛
管理ICU病床,值守隔离ICU,收治病人,远程、院内、组内病例讨论,填报患者每日病情报表,参与重症区病人的评估、研判……林诗杰用平静的语气将重症病房里的工作日常呈现到与会人员眼前。筛选重点患者、制定抢救预案,难忘的通宵鏖战,全力抢救后患者仍然不幸离世时带来的挫折难过,成功实施荆州首例床旁透析治疗,一次次帮助患者度过难关产生的欣慰自豪,拼接出战疫一线抢救病患的生死时速、战火硝烟。
制定出台工作人员防护工作应急预案,日均协助140人次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穿脱,隔离通道内外的防护消毒,密切观察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感染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承担保护医务工作者“天眼”职责的何方护士长,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与感悟,还以护理危重症患者316人次,开放式吸痰115人次,中心静脉压测量309人次等数据量之大,和护理差错不良事件为“0”的对比,展现出护理小组9名护士日夜奋战的辛劳与收获。
收获感动 致敬护佑生命的医者情怀
“带着亲人的牵挂,接过出征的大旗,即使知道这是一场直面生死的未知考验,依然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出发……”这是援鄂医疗队员们分享时提及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医疗队员们深情回顾着30天倾心战疫的难忘瞬间,带给与会人员满怀的感动与沉思。
互动环节,当被问及援鄂医疗队完成任务准备启程返深,荆州市民自发在街道两旁向医疗队频频挥手告别的情景时,卢涛副院长坦言:“我是个禁不住泪点的人,病房里真的很容易感动,我时常忍不住含着泪花回复他们的信任和感激。”收获感动的背后,是医疗队员担心患者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彻夜守护病床边,直至下一组医生前来接班的奉献;是面对工作人员出现呕吐、晕厥等不适症状,提请感控委员会出台应急预案,细化处置流程的严谨;是身边战友面对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胸水闭式引流、尸体料理不惧危险的迎难而上。
林诗杰
“患者的嘴半开半合,我凑过身子靠近倾听,那微弱里吐露的几声‘谢谢’透过我的耳朵,传入我的心里,湿润了我的眼睛,令我终生难忘!”林诗杰在回答民警如何与患者沟通的问题时,回忆起与患者共渡时艰的往事。面对新冠肺炎这样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心理的恐惧,作为医生,他们是患者身边最近的亲人和希望。医疗队员们满含温情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消极、焦躁的情绪,用一项项立足本职又超越本职的工作,将医患关系转化为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那天,为了防止感染,一整桶酒精,从上到下,浇遍了我们队友全身,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我和我的女儿相爱相杀,她已经十八岁了,该长大了!”聊起和战友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她有着说不完的话语和道不尽的情愫,长时间闷在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挑战生理极限,以意念支撑自己不能倒下……而说起女儿和那封战疫期间女儿写的家书,她半开玩笑的语气里夹杂着些许欣慰与期盼,欣慰她毅然远赴荆州给了女儿成长的机会和理由,期盼女儿可以再长大些理解责任的意义。
何方
汲取力量 诠释信念坚定甘洒热血的忠诚本色
“红色党旗、白衣战袍,传递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胜利凯旋的希望。坐在台下,聆听着英雄战疫故事,我心潮澎湃,尤其当听到卢涛副院长讲述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持续激发战疫队员们的初心使命,把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战疫队员身边,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时,我深受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团结支部党员民警,忠诚履职,攻坚克难,高效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三队教导员、党支部书记左蕾说。
“在三位抗疫英雄平静的细节讲述中,我强烈感受到荆州战疫的艰险残酷,由衷地敬佩援鄂医疗队员们不畏生死、逆行而上,坚决完成上级交付的重任,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我更要锤炼的党性!”执勤二十二队副队长、支委委员李宇罡斩钉截铁地说道。
最后,皇岗边检站党委书记、站长陈宏军将该站文艺骨干饱含真情、精心创作的17名英雄战疫画像合集长卷赠与总站援鄂医疗队。画像创作者执勤十一队民警李丽雯、长卷背景设计者执勤十三队民警彭敏菱代表皇岗边检站全体民警职工,向三位参加座谈的援鄂医疗队队员送上17名战疫英雄的肖像画作,致敬最美“逆行者”。
编辑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