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建立孩子的“心理安全网”?专家线上公益讲座答疑解惑
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于敏
2020-05-19 20:45

随着全国学校返校复学陆续开展,学生心理状况不容忽视。5月16日晚上,新苗国际文化交流学院TATA SCHOOL家庭教育特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苏细清博士,为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的老师及家长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后疫情返校的心理调适”线上公益讲座,旨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协助家长了解孩子,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建立孩子的“心理安全网”。

苏细清是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及精神健康中心副主任,香港注册社会工作者,有十多年国内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务经验。她致力于探索中国文化下的感恩教育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范围包括中学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感恩教育、校园关怀文化、新移民适应等。

讲座中,苏细清深入浅出指出,“后疫情时代”,所有人都需要进行心理调整,成人需要,未成年的孩子更需要。她表示,疫情期间,随着一些家庭矛盾的激化,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轻生事件发生。

她从心理学角度,结合生动的案例,向老师和家长讲解了为何亲子关系会僵化,并指导家长该如何维护好亲子关系:第一,家长协助自己的调整——即情绪调整;第二,学会情绪沟通和对话,清楚表达自己的焦虑,而不是愤怒;第三,愤怒时,请采用“情绪管理三部曲”来管理自己的情绪;第四,要有耐心,协助孩子一起设置可行的改变习惯的阶梯任务;第五,丢掉面子,真诚面对错误,学会道歉,及时修补关系。她还总结了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几步:和善且坚定;先连接情感,再纠正行为;举行家庭会议;修复错误的 3R’s(承认错误、和解、解决问题)。

苏细清表示:“后疫情时代”的复课,要警惕汹涌而来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未成年孩子内心环境建设非常依赖外界环境的调整,如果学校、老师、家长没有意识到要调整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不尊重未成年学生可能因为几个月的宅家生活而产生的行为习惯以及内心环境变化,比如可能无法独立面对僵化的环境和要求,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现实,如果对此一味责骂或指责,在矛盾冲突下,学生可能会出现冲动行为,导致后悔莫及。”

她提出,增强家校合作,提升家长与孩子的情绪沟通能力,加固守护未成年学生“心理安全网”,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议题。必须由学生、家长、老师、班主任、专业心理谘商师、学校社工、临床心理学家以及相关教育政策一起努力才能全面实施。“其中,家长教育,尤其是语言艺术、情绪觉察和表达能力,或者班主任班级经营艺术等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内心感受和心境,这类微观系统的重塑犹为重要。”

此外,苏细清还给学校提出了一些建议,让学校协助青少年适应返校复课。如学校可以对时间、课程内容、作业安排以及课程活动方式等作出弹性调整;实行“班主任调整策略”——开一 次有趣的班会课;家庭中做一次有趣的家庭会议或亲子对话。在讲座的提问互动环节,家长、老师还就孩子的网络成瘾、精神焦虑、亲子关系恶化等问题进行了提问,苏细清分别给出了解答和指导。

本次公益讲座让家长和老师深受启发和感悟,共4000多人观看。

编辑 刘思凡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于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